主要结论
1、10月单月投资增速(8.8%)连续两个月回升后小幅回落,主因制造业投资放缓明显(5.1%,前值2.8%),基建相对平稳(15.3%),而地产投资低基数下上升明显(13.5%,前值7.8%)。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连续三个月回升至5.9%(前值4.5%),结构上看,上游原材料领域及部分黑色系中游持续负增长。未来看,年末基建存在资金压力,制造业仍疲弱,地产后期仍存下行压力。
2、消费录得年内最低值(10.0%),主因汽车销售放缓明显,地产相关链条消费仍有一定支撑,石油类消费持续正增长,涨幅扩大。未来看,高基数下汽车销售的边际贡献在收窄,地产销售下滑,相关链条消费后期也将受到一定影响,而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也是潜在制约。
3、供给端看,工业增加值持平前值6.1%,采矿业重回下行通道,而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均有小幅改善。制造业中政策受益的汽车表现仍有支撑,而高新技术产业表现相对较好,传统行业中黑色系持续负增长而有色系涨幅放缓。具体看,高新技术产业表现相对较好,医药和计算机更为明显;政策受益的汽车和电气领域仍有支撑;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稳中向上,而轻工链条表现一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加速下滑,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涨幅收窄。
4、财政角度看,按照年初财政预算法案测算,目前支出已经完成全年的82%,赤字率达到了1.5%,后期的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需发挥PPP和专项金融债等准财政的作用,而准财政需要货币信贷政策的配合。按照年初的财政预算法案规定,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00亿元,加上调入资金1715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58915亿元,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715亿元。目前1-10月份看,财政收入已经实现136759亿元,财政支出也已经实现147775亿元,这就意味着按照政府3%的预算赤字测算,11-12月财政收入空间为22156亿元,支出空间为32940亿元,财政支出同比将会大幅下滑(-21%)。而从财政赤字率的角度上看,目前财政赤字率已达1.5%,未来看,财政支出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急需发挥PPP和专项金融债等准财政的作用,而准财政需要货币信贷政策的配合。我们判断,后续财政、准财政政策发力,8月以来经济增长弱企稳的格局将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