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上周市场全面上涨,上证指数创出近10个月收盘新高,一度突破3200点,最终报收3196.04点。市场普涨的同时,沪强深弱的特征表现的更加突出,特别是创业板,疲软的走势没有改变。从行业上看,资源股、周期股、券商股,表现强势。
回顾我们的策略观点,自三季度末以来陆续提示买入时机来临后,也明确指出了行情的重点在以券商、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和资源股为代表的一些板块。并于上周的策略周报《主动适应市场风格》中再次提到了市场的风格已经形成,投资上要适应这个趋势。
此时,我们仍然坚持认为,此时尤为重要的是顺应市场的风格,金融、基建、资源品等走势较强,有着基本面的支持,例如我们连续数周推荐的券商股,其业绩在改善,基建板块的众多行业由于财政发力的推动,受益明显,供给侧改革初现成效,部分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都会反映在股市上。此外,大资金的偏好也推动了市场风格偏向蓝筹股,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些被认为是高成长高估值的板块,也由于各种负面消息频出而受到影响,继续走在估值回归的道路上。由此我们认为市场缺乏在短期内扭转风格的动力。而中小创全面扭转颓势则是行情全面大幅上涨的必要条件。
上周五夜盘,商品期货先扬后抑,最终暴跌收盘,给期货投资者带来严重的负面情绪。我们认为商品期货市场的走势,给股市带来的冲击不会持续。四季度以来,市场的上行,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方面,流入与流出的动力发生了方向性变化,导致实际资金流的净变化有利于股市走稳,二是经济数据的全面好转,增强了市场的信心。或者说这两个主导因素共同推动了行情的前行。那么对于中期趋势的预判上,只要这两个主导因素不发生重大逆转,则无需过于担忧。
不过,我们也不过于乐观地认为行情从此无忧。应该说政策、资金、市场情绪等,也不支持行情直线上涨。12月份美国加息窗口临近,央行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再次提到防止泡沫,如果货币供应上不能持续宽松,资金面临时的紧张,也会给行情带来波动。深港通即将开通,这一方面从理论上可以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也对中小创板块里部分高估值股票形成压力。
总体来看,投资者在参与并享受行情好转的同时,操作上控制仓位依然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