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业务发展良好。
2016年前三季,各主要业务的收入如下:
1)电梯一体化相关产品实现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9.08%;通用低压变频器产品实现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37.7%;注塑机专用伺服系统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25.9%;通用伺服系统实现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3.0%。
2)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相关产品实现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约30%;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2.2倍,基本由2015年收购的“经纬轨道”(公司持股50%、并表)贡献;
3)控制类产品实现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40.4%。
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拓宽客户群体。
公司披露了多个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策略与进度:1)在客车领域,除维护好战略大客户外,公司利用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积极拓展其他客车企业,收效较好;2)2016年重点布局物流车领域,在微面和蓝牌4.5T轻卡两个车型已与多家车企完成试制和配置公告;3)与多家乘用车企业展开项目合作,成立苏州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其作为独立实体拓展乘用车市场,预计乘用车电控产品样机于2016年内可以试机。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有望逐步降低对现有战略大客户的单一依赖,利好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将于2016-2018年实现当前股本下EPS0.615元、0.785元、0.97元,对应32.9倍、25.8倍、20.9倍P/E。
风险提示。
公司业务经营与成本费用管控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