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152.40%。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294.6%;每股收益0.28元,符合我们预期。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上海海能、杭州德沃仕业绩并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业务增长,同时新业务大幅提升毛利率。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等政策有望近期落地,电动物流车有望进入推广目录,公司电机配套车型众多,销量有望爆发并推动公司业绩增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等,均为国内汽车产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公司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完善,长期高速发展可期。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0.79元和1.15元,给予合理目标价45.20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收购并表及新能源推动业绩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294.6%。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主要源于上海海能、杭州德沃仕并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业务增长,同时新业务大幅提升利润率。
新能源汽车政策有望落地,销量有望爆发并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年初以来受补贴核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低迷。新能源政策调整近期有望落地,电动物流车有望进入推广目录,公司电机配套物流车数量众多,销量有望爆发并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产业布局完善全面受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等,均为国内汽车产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有望全面受益。公司在节能与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完善,长期高速发展可期。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柴油机电控等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估值
受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6-201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0.79元和1.15元,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电控等领域的良好前景,给予合理目标价45.2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