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Q1-Q3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同比上涨32.2%;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上涨99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939.4%。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巨大业绩弹性兑现。7月至今,粘胶短纤价格进入快速拉升期,最高涨幅超过3500元/吨,上市公司拥有粘胶短纤产能36万吨,业绩弹性巨大。与此同时,公司PVC产品第三季度大幅拉升接近2000元/吨,与粘胶共同促使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提升3.9个百分点至5.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公司粘胶纱新建项目推进顺利,1-9月份生产粘胶纱12.3万吨,受益于此,三季报中上市公司及新疆富丽达、金富纱业、富丽震纶收到和预提的政府补助资金2.2亿元,显著增厚业绩。
粘胶、PVC双拳出击,一体化布局步入丰收期。因供需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与棉花价格的大幅提升,粘胶短纤行业步入景气拐点,我们研判粘胶短纤正处于2-3年强周期的起点位置,向上空间广阔。PVC行业短期库存处于低位,供需偏紧,加之电石法PVC原材料电石供应紧张,价格攀升,大力推动PVC价格的拉涨。
我们认为PVC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触底后已确立上涨趋势,供求结构好转快于预期,未来价格有望持续上涨。且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向上游完善PVC产业链,逐步掌控氯碱产业所需的煤炭、原盐、石灰石等资源,夯实了原料供应基础,具备了氯碱行业的低成本和绿色生产的资源条件。成本上的一体化优势也使得公司能够获取电石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收益,一体化布局步入丰收期。
传统化工龙头涉足石墨烯添活力。粘胶及PVC产业链均处于周期反转初期,未来业务业绩弹性巨大,为公司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此外,公司持有新三板上市石墨烯公司厦门凯纳28%股权,布局石墨烯蓝海市场。公司与厦门凯纳共同开发的石墨烯掺杂PVC材料,此举将为公司开拓高端产品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2016-2018年公司EPS分别为0.61元、0.86元和1.19元,对应动态PE为17倍、12倍和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粘胶短纤行业景气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PVC行业景气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石墨烯业务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