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积极通过“内生+外延”的形式,向互联网医疗“软硬”一体化综合方案提供商转型,形成“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建筑”三轮驱动,整体布局不会停歇,医疗和轨交业务将成为发力重点,高速增长仍将持续。预计公司2016-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48.10亿元和64.97亿元,实现净利润2.91亿元、5.01元和7.31亿元,EPS分别为0.45元、0.78元和1.14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估值相对较低,仍存上升空间。截至8月4日收盘价为17.68元/股,对应公司当前估值仅为39倍。若考虑融资成本,当前价格低于员工持股计划成本(19.9元左右),仅略高于大股东认购定增的成本(14.7元左右),仍存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智慧医疗业务拓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