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在7月官方PMI指数下滑到收缩区间后,8月制造业PMI出现上升,录得50.4(前值49.9);8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3.5(前值53.9)。
8月份制造业PMI上升0.5个百分点至50.4%,录得2014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值,淡季不淡,回升幅度显著高于历史同期,与高频数据发电量、粗钢产量等数据相印证:其中(1)数据整体呈现出制造业厂商大力购进原材料加速生产,下游订单需求较旺,产成品库存加速下滑,企业盈利改善的格局;(2)供需角度看,产出、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其中生产指数更是录得2015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值,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大于生产指数,供需差收窄反映供需矛盾有所缓和;(3)库存角度看,原材料库存进一步向临界值收窄,产成品库存荣枯线以下进一步下滑,反映企业加大采购且下游需求较旺的状况:(4)受需求淡季不淡以及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影响,原材料购进价格加速上涨:(5)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连续7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较高水平,且7、8月持续反弹,反映经营者对未来预期乐观:(6)进出口依然面临压力,新出口订单、进口指数虽然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7)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8)值得注意的是积压订单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下滑0.5至45),与生产加速推进有关,未来进入生产旺季,下游需求持续强度如何需进一步观察。
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后小幅下滑至53.5%,其中价格类指数上涨明显。结构上看,服务业指数小幅上升,主要受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航空领域带动,房地产等领域处于收缩区间。建筑业指数环比进一步回落至58.2%,扩张节奏季节性放缓(高温及降雨影响)。
当前来看,短期内需求有所回暖,在价格回升的带动下,生产较为积极。经济短期回暖,但仍需警惕相应风险:一是外需仍旧乏力,制造业进出口动力仍显不足:二是超过四成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三是劳动力与运输成本上涨企业比重增加,传统经济模式降成本难度大。
未来看,短期内景气度仍有上升空间,持续强度仍需观察。一是下半年财政加码叠加PPP大发展,有望拉动制造业景气度进一步上升:二是下半年供给侧改革力度超上半年,供给端将进一步改善,部分工业品价格回升有利于生产;三是“金九银十”旺季启动,需求端回升有一定支撑。但是,从大的宏观背景判断,经济增长特别是总需求仍然疲弱,工业生产的改善能否持续,需要进一步观察。同时,我们看到,8月建筑业PMI指数环比回落2.9个点至58.2%,扩张步伐进一步放缓,主因新订单指数的下滑明显,可能反映8月基建投资仍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