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在2016年8月26日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30规划纲要的通过意味着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也会随之逐渐出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消费及服务业拉动的新阶段,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社会契机逐渐成熟。
从中国经济转型方向上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于健康产业的需求面临大幅的提升,居民越来越重视在自身健康领域的投入,体育、医疗健康等行业将率先受益。
从政策发展的历程来看,健康中国概念在2007年初次提及,卫生部部长陈竺即提出“健康中国2020”,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2015年两会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2016年8月26日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可视为进一步确立健康产业长期发展的契机。人民健康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大健康行业趋势大好,从之前规划的市场目标来看,到2020年大健康行业即可达八万亿市场规模,而新的2030目标可能将健康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明确提升,成为支持中国经济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第一,从政策端估算,国务院2013年10月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第二,从全球水平来看,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尚起步,拥有大幅提升空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WHO)统计,2014年全球健康(Health)的总支出占GDP的9.9%,我国仅为5.55%,而美国高达17.14%。
当前社会和资本市场对大健康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大健康产业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医药技术、人工智能等);第二,政策的层层加码(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大量资金流入(一二级市场资金活跃)。
近期催化剂不断: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召开,后续政策落地加速。一方面,2016年11月上海承办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启全球健康促进的新篇章。另一方面,健康中国战略地位提升后,后续的“十三五”医改规划”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预计也会加速完成,加快落地;未来的政策利好仍将持续。
因此我们当前看好健康中国概念主题,建议关注生物医药(九强生物、东诚药业、昆药集团),食品饮料(伊利股份、桃李面包),体育(中体产业、探路者),保险(新华保险),计算机(卫宁健康)和环保(中金环境)。
风险提示:健康中国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