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主板下跌幅度相对较大,主要是受之前大幅上涨的地产、金融等板块开始出现明显回调的拖累。相比之下,中小板、创业板里相对集中的成长股受到的关注度提高,表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
回顾近期行情的发展,部分个股、行业受到举牌的激发,资金流入较快,带动全市场仓位增加,并调仓向蓝筹股配置,形成指数的向上突破,但这一趋势目前正在受到挑战。我们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领域去杠杆的风声再起,监管层全面的风险防范动向,迫使资金流入股市的行为更加趋于理性;另一个是资金价格下降的趋势短期内有所扭转。
具体来看,上周有媒体报道有关万能险全面退出股市的消息,受此消息影响股市出现明显下跌,之后官方进行澄清,但股市在跌幅收窄之后并没有继续向上突破,而且成交量也在减小。这些情况显示出市场对金融领域去杠杆的认识开始逐步走向深入。结合7月末的有关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新规、股票配资比例限制等措施,可以看出监管层对控制杠杆、防范风险的态度是明确的。此外,央行上周重启14天期逆回购,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提高加杠杆的成本。而且上周的资金价格也有所上升,这预示着靠无风险收益率降低推动股市向上的行情基本结束。
我们在上周指出:蓝筹股全面走强,带动指数向上突破,会带来两个影响,一个是赚钱效应的形成,吸引资金入市;另外一个是随着蓝筹股价格的上升,这类股票的吸引力在下降,因为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盈利的低增长始终是制约行情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成长股的调整,相对估值已经逐渐具备吸引力,我们认为市场热点从蓝筹向成长转换或者蔓延的条件已经逐渐形成。从上周行情来看,成长股的关注度在提高。
我们一直认为,今年下半年股市底部抬高是一个主要的特征,但这种表现的驱动因素是资金面的充裕,大量资金在金融资产上游荡寻找投机机会导致股市的上升,一旦资金入市的趋势扭转甚至开始退出股市,那么成长股对此因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受到的拖累也会较小。这也是成长股关注度提升的一个原因。
就近期来说,我们认为仍有必要合理控制仓位,配置上逐渐向成长股倾斜,受下半年财政政策可能加码的影响,PPP概念相关的基建板块具备短期投资价值,此外,主题投资上,仍然推荐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