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事项
8月23日,公司发布2016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7.86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23.7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36.25%。实现EPS0.19元。
事项点评
核心业务中西成药保持高增长
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7.86亿元,同比增长24.66%,从产品结构上分析,公司的中西成药实现销售收入251.87亿元,同比增长21.94%,毛利率为6.77%,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公司拥有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截至2016年中报,公司已在全国省级行政区规划投资了28个省级医药物流中心,同时向下延伸并设立了49家地市级物流中心。受两票制、营改增、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等政策因素影响,公司从以下几点受益从而带动医药批发及相关业务保持快速增长:1)两票制的推行减少医药流通的中间环节,上游药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销售费用、保障营销网络覆盖、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谋求统一的销售渠道,倾向与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合作;2)营改增、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等政策使得一部分原本依靠过票走票生存的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被淘汰,龙头企业加速区域性并购,业务延伸至更多下游医疗机构。也促使一些终端业务回归规范渠道,公司直接受益于此。
调整产品结构迎来新增长点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开拓中药产业、医疗器械、消费品等战略业务,销售规模占比持续提升。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品与化妆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9.84亿元、22.56亿元、13.1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30%、49.35%、49.15%。其中进口母婴产品增长较快,公司强化与战略品牌的深度合作,2016年上半年雅培产品实现含税销售4.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达10倍以上;加强与惠氏的合作,联合厂商资源开发优质批发客户,实现含税销售约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9倍。
公司拓展医疗机构市场及基药业务,2016年上半年二级及以上中高端医院实现含税销售58.24亿元,同比增长34.77%;基层医疗机构销
售实现含税销售29.38亿元,同比增长28.82%。截至2016年中报,公司在已公布基本药物配送资格的省市中已获得中22个省市的配送资格。长期来看分级诊疗将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基药的需求,公司提前布局基药配送网络有利于保持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医药电商业务实现扭亏为盈,探索新商业模式 2016年上半年公司旗下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B2C业务电子商务实现含税销售4.7亿元,同比增长136.99%;实现净利润479.04万元,扭亏为盈。公司电商业务增长较快且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以向二级以下医院、社区诊所、药店等分销起家,擅长经营销售量较小、频率较高的订单,成本控制、运营管理上拥有丰富经验;2)依托公司的供应链资源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零售体系,产生协同效益;3)通过电子围栏、药师咨询、搜索与自诊找药等功能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公司拥有现代医药物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可满足客户多批次、多品规、小批量、物流量大的需求,在保持较低的物流成本和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的条件下,拓宽了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风险提示
公司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医院纯销、医药电商等业务增速不及预期风险;两票制等行业政策推行力度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预计16、17年实现EPS为0.54、0.70元,以8月18日收盘价20.22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6.11倍和25.95倍。同类型可比上市公司16年市盈率中位值为29.24倍,公司市盈率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受两票制等行业政策影响后公司的全国性营销网络将提高对上下游企业的吸引力,公司发挥批零一体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将规模优势转为盈利能力、竞争力优势,未来有望保持较快的销售收入的同时提高毛利率,维持“谨慎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