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减少8.71%。分季度来看,2016Q2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0.7亿元,同比减少分别为4.58%、28.72%。
业务发展短期承压,质控投入加大。1)在中药原材料成本上涨,药品流通行业监管变严,OTC基层零售端承压环境下,公司业务增速下降。其中,在中成药上,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2.93%。在化学制剂上,公司营收4.5亿元下降5.17%;2)面对监管力度加大、行业高压,公司通过甄选道地药材、强化组织管理、加强风险管控,三方面严控安全生产及药品质量。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增加123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1.21%。
并购整合阵痛,外延扩张布局战略不变。1)公司去年收购隆中药业、健今药业、万源医药,导致管理费用增加2846万元,目前仍处于整合期,尚未带来盈利;2)公司始终在“品种→品牌→品类”的战略引导下,丰富产品,以外延并购为导向。公司计划增资葵花林有限公司,作为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平台。近日,公司又公告拟收购贵州宏奇药业,在丰富产品线以及渠道扩张上产生新的协同效应,同时通过收购整合贵州省特色民族药产品批文资源,进行产业链延伸;3)公司一方面在上游的中药材种植与经营上进行延伸,同时又积极抓住机会延伸下游的特色医院和药医一体化的药店。
品牌、渠道优势支撑未来发展。1)公司产品围绕六大产品群,产品梯队及续航能力建设良好。其中3亿以上品种2个、1-3亿品种2个、5000万至1亿元品种6个。公司着力打造的“小葵花”品牌,居于儿童健康领域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在二胎政策刺激下,小葵花品牌将迎来放量;2)公司在品牌营销上具有多年积累,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超200支省级销售团队,与全国近800家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合作关系,公司产品有效覆盖超全国30万家零售终端网点;3)面对调整期,公司品牌、渠道优势将是公司未来再次腾飞的支撑,公司对于2016年1-9月业绩预测为归母净利润1.19-2.19亿元,同比变化范围为-40%到10%,我们预计公司三季度后,凭借渠道优势,业绩将会出现明显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1.23元、1.53元、1.84元,对应PE分别为31倍、25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推广进度或不达预期;并购整合进度或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