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30万亿元,同比多7529亿元,7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632亿元,比今年6月大幅回落11414亿元,也是继今年4月以来再次出现大起大落。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人民币新增贷款减少成为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回落的主因。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环比回落幅度之大为近期少见。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变化中,主要是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回落较为突出,这与4月的情况也较为相似。7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比上月共减少10991亿元,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比上月减少8591亿元,成为影响社融数据环比大幅回落的主要因素。
第二,7月新增贷款大幅减少受到了季末时点因素的影响。今年4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大幅回落7620亿元,重要原因在于一季度季末冲量导致3月贷款投放较高。7月份是二季度后的第一个月,这种季末时点冲量带来的影响对7月同样显著。从历史经验来看(图2),7月新增贷款往往都会比上月大幅下降,也印证了时点因素对新增贷款数据的显著影响。
第三,新增企业贷款为负反映了“资产荒”问题加剧。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基本由住户部门贡献,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6亿元,为历史罕见。目前实体经济需求较为低迷,部分企业缺少合意的投资机会,进而新增信贷需求下降,甚至积累资金优先偿还贷款,“资产荒”问题不断加剧。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其他经济金融数据的印证:一是体现在企业积累大量资金导致M1持续高增,二是体现在企业无意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收缩。
第四,防止“资产荒”演化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如果任由资产荒问题长期持续下去,部分企业的信贷需求低迷和主动偿还贷款行为会蔓延至整个经济体系,最终引发资产负债表衰退,使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当前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未来还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而且要前瞻性地扩大社会保障,运用政府与市场合力托举民生,充分释放居民部门的需求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