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准推出深港通。沪港通顺利运作21个月后,深港通昨日也获得国务院批准推出,预计约4个月的准备时间后(即12月底前)便能在年底前推出。按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指,经过沪港通的经验后,相信准备时间可少于4个月。相关政策请见右图。
对港股的影响力远高于沪港通。我们重申6月中期策略会的观点,资金南下潮已经形成,深港通对港股的影响,将远高于沪港通。
1)人民币及A股背景的转变,引发资金南下潮:沪港通于2014年推出(当年4月10日宣布政策,11月17日正式推出)。相对2014年,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加大,而当前也没有A股的疯牛行情。加上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以及港元与美元挂钩而美元作为避贬值的安全岛,资金南下的意欲明显增加。
2)互联互通将包括ETF品种:中证监及港证监已就纳入ETF为互联互通的投资目标达成共识,待深港通运行一段时间,相关条件具备后便实施。ETF作为一个便利的投资产品,极具吸引力,尤其对一些不太熟悉市场的投资者。香港的ETF投资产品非常丰富,我们相信,ETF的纳入将能吸引更多资金南下,发行机构也会加大力度在港推出相关ETF产品。
3)后续会有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如李小加所指,深港通开通,完成了港交所市场的股票通,之后会进一步完善、增量、扩容。今后,将向其他的股票通、一级通、衍生通、商品通、债券通不断的进军。我们相信,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香港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海外资金加入追逐。今年以来,以47个MSCI市场美元指数(MSCI A股)算,大部分新兴市场跑赢环球股市,而美股也屡创历史新高。港股表现属于中游位置,但下半年则表现较优。尤其英国脱欧后,我们看到部分避险资金转入新兴市场及港股,美国加息步伐放缓进一步强化这势头。我们预期,深港通获批推出,将催化外资加速抢滩港股,毕竟港股估值偏低。6月下旬起,港元一直保持强势(在强方兑换保证区域徘徊),一定程度反映海外资金的流入。
深港通的重大意义。我们相信,深港通的推出,包含两个重大意义:
1)改善流动性:自去年7月股灾后,外汇收紧、QDII暂停、深港通推迟,港股市场一度面临流动性缺失的窘境。此次的深港通落地,犹如久旱逢甘露,将会逐步改善市场流动性。
2)实现价值重估:参考沪港通开立以后的两个积极方面--
(i)产业资本借道南下,如交大昂立VS泰凌医药,广电运通VS神州控股;
(ii)在内地的资产慌中,港股通的高息股成为了内地资金的香饽饽,港股在二季度成为了避险港湾。
因此,我们相信深港通将会继续实现港股市场的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