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大数据行业专题:“流量穿透”的故事和后续演进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徐力 2016-08-1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语音短信时代,网间结算费用主要是网络互联,关键是用户属于谁:由于移动的用户数量远远大于电信和移动的用户数量,所以,移动的用户大部分是移动网内的连接,而电信和联通很多连接,需要向移动申请移动网络资源(自动完成),所以,电信和联通需要向移动交付大量的网间结算支出。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数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内容存储在哪里:我们发现,电信和联通的网间结算费用的减少是符合常理的,但是移动应该大幅度增长,但是现实情况是反而有所下降,即使是网间结算带宽价格每年下降30%,但是每年带宽需求的增长量远超30%。内外的价格差别,导致了巨大的灰色地带存在,带宽的价格存在“双轨制”。电信联通对于其他用户,是一种近似市场的做法,用的越多,给的越便宜,甚至和目录指导价相差十倍甚至几十倍,但是对与中国移动、铁通和广电,就是按照目录价格走,没得商量,所以有些“有资源的人或公司”,通过各种方式,从电信联通手中批发出便宜的带宽资源,直接转卖给中国移动、铁通或是广电,导致移动的网间结算费用反而降低了。我们猜测这部分费用增加到移动财务报表中的“电路和网元租凭费”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约为50亿,如果按照正常价格,预计会在100-300亿之间,或者说,这个行业的灰色收入约为30-40亿左右。这就是所谓“流量穿透”的故事。

后续演进:首先,电信和联通已经了解到了这个问题,会大力的整顿,但是我不认为会彻底的解决,“有三倍的收益,就有人杀人放火”,何况价差十倍甚至几十倍,不过短期内“流量穿透”难度将大幅度加大,成本将大幅度提高,顶风作案的人毕竟是少数。其次,移动会大幅度加大固网投资,加大对联入本网的IDC的支持,但是,这是一个3-5年的过程,预计网间结算费用或是放到其他财务报表项目中,会有大幅度增加。

投资建议:利空小型IDC机房,它们成本高,性能差,极其不稳定,倒买倒卖带宽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存在收入下降和利润大幅度下滑的风险。第四,利好较大规模或其客户主要是互联网巨头的公司,很简单,IDC和带宽,都是这些公司的上游,它们本身就有很大的谈判权利,带宽成本和IDC的租用成本本身就很低,不过存在三家运营商都要求它们把相关内容放到本地网络的迫切要求,不过首先是看谁的成本更低。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