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行业:关于理财产品监管新规的报道,短期潜在收紧;执行是关键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最新消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7日报道,中国银监会正在考虑发布理财产品监管新规。要点包括:1)银行理财业务将分为“综合类”和“基础类”。“基础类”理财产品不具有投资非标信贷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资格;2)拟对理财产品的权益类投资(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股权)设置上限;3)拟禁止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优先与次级的分层配置;4)各银行将建立理财产品准备金管理制度。新规尚未定稿而且没有透露执行时间(7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分析

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增长至人民币23.5万亿元,2013-15年年均复合增长52%,大部分为表外资产。银监会于2013年发布了限制非标信贷资产占比的规定(不超过理财产品资产的35%或总资产的4%)。我们认为潜在新规旨在部分缓解理财产品面临的流动性及市场风险,原因可能在于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以及潜在资产范围扩大(例如,股权私募以及基建基金)。

虽然这应有利于金融稳定性,但潜在监管新规短期内可能会对银行产生影响:1)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增长放缓,2)风险准备金成本增加,3)社会融资规模/信贷潜在收紧给资产质量带来温和压力。就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逐步消除理财产品的隐性担保以及消减非标信贷资产可能是缓解银行系统中信贷和流动性风险的关键所在。

影响

我们认为,对理财产品投资的限制可能会放慢资金流向股市的速度(据我们估算,银行间接的A股投资在2015年7月达到了人民币1.6万亿-2.1万亿元的高点)。在我们所覆盖的银行股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及兴业银行可能受影响更大,因其理财产品业务占比高于均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