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随笔:改革之下多一份理性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大家对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关注度提升。我们也在放眼全球寻找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而我们的邻居日本,已经承受了“失去的二十年”,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吗?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学术界对具体原因还有争论。我们从《失去的二十年》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就是当我们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之时,是不是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人文关怀?
说到日本的企业,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终身雇佣体系和年工序列制度的雇员。虽然这两点保护了企业的正式员工,但也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终身雇佣体系之下,企业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更多的非正式员工。从实际角度去看,日本的终身员工制度,是在保护一部分正式员工的前提下,牺牲了另一部分劳动者。年功序列制,导致企业中存在了富裕的闲散一族。
限制企业解雇员工,就能保证失业率的下降吗?书中引用了一个实例:解雇员工更为自由的美国,2007年失业率为4.6%,而雇佣规则较强的欧洲,其失业率为7.9%。
对解雇员工的限制,削弱了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全球化趋势之下的,这种弱势越发明显。庞大的员工附带,导致日本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同时日本企业也是公认的效率较低的企业。
此外,我们还看到日本的这种人情文化,也存在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上。
我们从书中了解到,日本企业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情面”,形成了日式结构。如美国通用汽车的供货商多达2000家,合约基本为一年期,而日本汽车的供货商不到300家,合约最短期限为4年。日本企业认为大公司不讲情面,会导致未来可能找不到合作的中小企业,由此导致供货商与汽车生产关系紧密。
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供货体系,确实给日本企业提供了生产商的优势,因为零部件较多的汽车,会因为某几个部件导致整车质量下降。但随着全球化进程,尤其是模具化生产之后,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反而难以发挥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我们还看到一点: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应对经济下滑之时,未能壮士断腕将部分企业破产出清,而是将资源从政府手里配送到破产边缘的银行之中,又输送到了僵尸企业。虽然避免了企业大规模破产的厄运,但也导致社会产能,或者说旧产能无法出清,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低下。我们只是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在调整结构之时,或许是社会文化使然,或许是政府导向,并未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人情关怀导致全社会生产效率下降,这或许是日本进入“失去的二十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我们希望政府也多一点理性分析,短痛好过长痛,社会效率的整体提升,才是解决经济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