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收购无锡中鼎具备较强技术研发与客户资源优势。无锡中鼎主营智能化物流设备及相关系统集成,核心设备如堆垛机、非标货架等由公司自产,建立起较强竞争优势。凭借行业经验与研发实力,公司提前布局冷链、锂电等特殊行业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取得先发优势。深耕行业为中鼎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其中不乏优质企业如双汇、三全、比亚迪、LG化学等,客户范围涵盖了冷链、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众多行业。
无锡中鼎订单充足,利润承诺可增厚上市公司业绩。2015年中鼎签署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倍多,至2016年一季度末,已签订尚未完工销售合同金额达5.25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可保证未来业绩成长。中鼎承诺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3200万、5000万和6800万元,按照原有1.6亿股本加上收购方案将新发行2583.8万股、共计1.86亿股股本计算,16-18年可增厚上市公司EPS分别约为0.03、0.27、0.37元/股(16年按照并表两个月计算)。
主业产品高端化趋势显现,人民币贬值与反倾销消退助力业绩增长。公司近年经营业绩稳定,15年收入小幅下降、扣非后利润小幅增长。平稳业绩之下,产品结构发生悄然变化,中高端的电动化产品收入增长、占比提升,尤其是高端的电动乘驾仓储车,表现出量价齐升趋势。此外,公司收入构成中海外收入占比较高,2015年占比为62%,人民币贬值与反倾销影响消退也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从15年1月至16年6月,人民币贬值幅度约为7.5%,测算可增加公司人民币折算收入约4.5%。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2016-2018公司营业收入12.83/15.96/17.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4%/13%;归母净利润130/194/226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1%/49%/17%;EPS分别为0.81/1.04/1.22元;对应PE为38/29/25倍。
估值假设
我们以2017年公司盈利预测为基础,对公司进行分步估值:1)传统主业:给予28倍PE,预测净利润1.44亿,对应市值约40亿元;2)无锡中鼎:给予80倍PE(参考可比上市公司),预测净利润5000万,对应市值约40亿元;3)两项合计:公司整体市值约80亿元,按目前总股份对应股价约为50元/股,假设收购完成总股本扩充至1.86亿股,对应股价约为43元/股。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收购无锡中鼎可加速公司布局智能物流领域进程,标的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利润承诺的完成可增厚公司利润;公司主业产品高端化趋势显现,人民币贬值与反倾销消退有助业绩的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未来6-12个月目标价43-50元。
风险
收购无锡中鼎进展不达预期,经济下滑物流仓储行业需求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