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量价下行资产质量压力不减,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9%
2016年1季度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2.8%,我们认为在2季度规模增速和息差同步下行以及资产质量压力尚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16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将降至1.9%。除我们无法覆盖的平安外,股份制银行中净利润增速较快的有浦发(+13%YoY)、兴业(+5.5%YoY)、招商(+5.0%YoY),城商行整体增长仍为上市银行的第一梯队,增速最快的仍为南京(+18%YoY),大行仍将通过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调节保持净利润增速在0-1%区间。
规模增速回落,息差下行但收窄幅度趋缓
在规模增速方面,相较于1季度,银行2季度规模增长较1季度明显放缓,根据银监会数据,2016年5月商业银行口径总资产同比增速从3月末的15.3%下滑至12.6%,原因在于:1)基建项目在1季度完成集中投放,而民间投资需求相对低迷,导致2季度对公信贷增长表现乏力;2)票据市场及债券市场的风险暴露使得银行对相关资产的配置更为审慎;3)MPA考核虽未严栺执行,但由于监管指标的存在,对银行广义信贷规模的扩张仍形成一定制约,我们预计2季度上市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较1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至10%。
我们估算2季度银行息差环比1季度仍将下降5-10BP到2.20%左右(按期初期末口径),但降幅较1季度(18BP)明显收窄,贷款重定价仍会对息差形成一定负面影响,不过程度明显好于1季度。同业利率虽有小幅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不会对息差造成过大扰动。资产结构配置的调整以及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成本的下行有所滞后,但会逐渐对冲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息差下行压力。预计这一趋势在2季度之后可能会体现的更加明显,但需关注资产端匮乏导致的价格竞争对息差的负面影响。
手续费收入保持平稳,理财、代销收入贡献提升
我们认为1季度手续费增速的良好表现在2季度有望持续,在行业息差逐步收窄挤压利息收入的背景下,银行持续加大对于手续费收入的投入力度,其中包括理财、投行、托管等业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在17%(vs1季度18.5%)。后续下半年需要关注:1)刷卡手续费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理财利率的继续下行速度和程度大小;3)资本市场的走势情况。
收入成本比持续下降,加大成本管控应对下行压力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银行对于成本的管控力度持续提升,银行通过降低平均薪酬涨幅、增加网络、手机、电子机具对于人工的替代、拓展社区、小微网点等方式控制成本,取得良好成果,16年1季度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速较15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全年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将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28%。
不良生成仍处于上升通道,信用成本维持高位
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双重压力下,银行不良风险仍将持续暴露,1季度银行不良生成率为1.2%,环比4季度(1.7%)有所回落,我认为1季度不良生成率的下行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1季度并非银行严栺审计与确认不良的时点),我们判断行业不良生成率在2季度将出现反弹(预计在1.3%-1.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将与去年基本持平在1.3%。
我们预计2季度银行信用成本维持高位(1.2%vs去年1.1%)。虽然监管层尚未明确表态,但1季度已有部分大行将拨备覆盖率调至150%以下,我们认为这也符合逆周期监管政策思路,因此2季度大行仍将通过释放拨备的方式以维持净利润正增长。
投资建议:估值筑底,向上弹性等待经济预期拐点
我们认为宽松流动性环境以及经济预期的改善是银行板块获得趋势性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从目前来看,下半年流动性环境将保持充裕,但随着政策主线由稳增长向供给侧改革转变,我们认为经济预期的改善信号仍需等待,制约银行股向上弹性。从防御性来看,目前银行板块对应16年PE5.82x,PB0.83x,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基本被估值反映,整体安全边际较高,目前银行股息率(4.9%)较实际利率的吸引力明显。个股方面,股份制银行中我们推荐中报业绩增速居前的浦发、兴业、招商,反弹关注三家城商行,多元金融推荐安信信托。
风险提示:资产质量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