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继续走强,各主要指数都录得正涨幅,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显示市场情绪的高涨。
我们在上周的周报《转危为安居安思危》中分析了当前市场环境的一些积极变化,并指出下半年底部抬高的局面出现的可能性在增加。行情能走多远?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对行情性质的判断。我们认为当前的上涨,主要是避险情绪上升所推动的股市风险偏好被动上升和无风险收益率被动降低共同主导的估值修复行情。所谓避险情绪上升,一是从地域上讲,资产配置偏向中国、美国等相对安全的地区,二是从大类资产配置上讲,偏向贵金属和国债等相对安全资产,在寻找相对安全资产的过程中,过多的资金追寻相对较少的安全资产,形成风险偏好的蔓延,惠及股市,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无风险收益率再度下降,也有利于股市的估值水平的上升。概括起来讲,风险偏好的上升和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带有被动的特征。
把握住“被动”这个关键词,就能对这次的上涨保留一分清醒。英国公投后,市场普遍认为利空出尽,甚至在预期货币政策再次走向宽松,降准、降息的呼声在增加,但到目前为止,预期仍没变成现实。对此,我们认为对货币政策再度宽松不宜过于期待,我们甚至认为降准、降息的通道已经关闭。从中期来看,无风险利率已经见底并逐步走高的可能性较大。而风险偏好的被动上升,其初衷是基于避险的原因,而非实实在在基本面的好转,那么这种情况所引起的对股市的乐观,就很容易发生透支。
就短期来看,地缘政治引起的风险在加大,个别上市公司面临退市所引起的震动,都是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
当然,也要看到政策面出现的积极变化,自二季度末以来,国企改革的力度在加大,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提出,改革作为提升风险偏好的一个重要变量,将影响今年股市的走势,目前来看,这个信号已经逐渐清晰,并会给股市带来较为确定的机会。
投资策略上,我们维持上周的观点,一方面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已经到来的反弹行情,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醒,适可而止。既然目前的行情和避险情绪有关,那么受益的板块,贵金属、有色等就是行情的领涨板块,而防御性板块,例如食品、生物医药、航空等行业也具有配置价值,从业绩的同比、环比变化来看,券商的配置价值在上升,主题投资上,关注国企改革和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