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PVC业务成公司利润支柱,16年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2015年公司PVC的销量为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04亿、毛利5.43亿,分别占比42.11%、46.57%,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子公司中谷矿业的PVC/烧碱综合项目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投产后年产30万吨的PVC和30万吨的烧碱,公司PVC、烧碱产能将实现翻番。子公司乌海化工加大对改性PVC、PVC专用料的研发力度,提高毛利率水平,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定增三大领域,多业务产协同效应。2016年3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以14.42元/股为发行底价,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27.18亿元,用于(1)土壤修复项目;(2)PVC生态屋及环保材料项目;(3)基于氯碱产业的供应链管理项目;(4)偿还银行贷款。定增完成后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形成主业突出、上下游产业链紧密结合的效益型结构,有效保障了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链优势带动土壤修复项目发展,成本优势显著。“土十条”政策下发后,启动巨大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公司利用产业链优势,以生产PVC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作为土壤调理剂的原材料,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土壤修复调理剂毛利率高达70%。由于氯碱业务属于公司传统业务,相对比较稳定,土壤修复业务的增长对未来业绩贡献影响较大。
估值与财务预测:预计公司16-18的收入分别是56.82、71.31、85.88亿元,归母公司净利为9.20、11.56、13.81亿元,EPS为0.95、1.19、1.42元(由于定增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未给予考虑)。考虑到公司PVC产业链完善,定增布局三大热门领域,未来业绩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定增事项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