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核电“十三五”规划已有初步方案,涉及核电发展中长期展望,预计2030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1.5亿千瓦。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核电建设中长期目标明确,未来将持续发展。
截至2016年初,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831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672万千瓦,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根据中国工业报的报道,2020-2030年再新建核电机组容量3200万千瓦-6200万千瓦,折合320万千瓦-620万千瓦/年,对应机组3-6台/年。此外,到2030年即使完成1.2亿-1.5亿千瓦的装机规划,核电占整个中国发电量的比例也仅有5%-8%,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中长期展望目标的提出,为核电设备行业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场对于核电设备长期发展前景的担忧。
(二)国家重视核废料处理,设备国产化大势所趋。
我国核废料处理需求迫切,目前大亚湾、田湾等多个机组乏燃料池已接近饱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早期核设施退役及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并要求“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核废料处理和核退役的重视。我们认为,在处理基金资金(目前已征收约百亿,使用率不足5%)的支持下,核废料处理相关产业有望迅速发展。我国已建成运行2座中低放核废料永久处理场,使用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高且受到生产国出口管制的影响,未来设备国产化大势所趋。随着各核电站硼水池堆满,新增废料不得不离堆存储,有望带动中子吸收材料需求。
(三)到2020年我国核废料处理市场超150亿/年。
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未来5年复合增速约17%。每百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一年产生中低放核废料约100立方米,乏燃料约25吨。假设每年核废料按比例增长,到2020年将有8940吨乏燃料待处理。不考虑再循环工厂建设,未来5年间核废料处理总体市场空间超过150亿元/年,其中运营费用超过90亿元/年;考虑再循环工厂建设,总体市场空间将达到近300亿元/年。
(四)预计到2030年全球核电退役市场达千亿美元。
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200多台现役核电机组关闭,按照一个核电机组退役费用5亿美元估算,全球核电退役市场规模将近1000亿美元。2015年我国已成立首个核电厂退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已经起步,预计未来将加快发展。核废料处理、核退役不仅仅在于核电民用市场,未来也不排除核研究和核军工市场。
3.投资建议。
看好核电设备、核废料处理及核退役市场前景;重点推荐通裕重工(核废料智能处理设备)、应流股份(乏燃料处理材料及设备),看好海陆重工、南风股份、江苏神通,关注台海核电、中核科技。
可参考我们3月21日发布的深度报告《核电设备:核废料处理及核退役:市场空间大,重点关注智能设备国产化》(34页)及通裕重工、应流股份两篇公司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