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855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新增社融6599亿元,同比少增5597亿元,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3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M2增速11.8%,比上月末低1个百分点。
平安观点:
按揭强劲拉动信贷增长略超预期,企业融资需求依旧低迷
5月新增信贷9855亿,好于我们月报中7000亿左右的判断,同比多增800亿,环比多增4299亿。其中,按揭贷款的强劲增长是推动新增环比回暖的主要原因,5月新增居民贷款达到5759亿,其中中长期部分达到了5281亿,同比多增3218亿。此外,5月地方债发行规模的回落使得债务置换对信贷数据的影响明显减弱,5月地方债发行规模5271亿,其中定向置换部分仅有约1200亿,而四月定向置换债券的规模为4699亿。从结构来看,除前面提及的居民部门外,企业端信贷投放环比略有改善但整体仍然偏弱,主要从两方面印证:1)5月新增企业贷款3597亿,其中新增票据为1564亿,占到了企业新增部分40%,银行通过票据占用信贷额度反映实体企业需求不足,2)新增企业短期/中长期贷款478/1825亿,相较1季度月均2900/6900亿的水平明显收缩。展望6月,考虑到季末业绩考核时点,银行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们预计新增贷款规模为1.0-1.1万亿,需注意财库81号文加速已发行地方债对贷款本金偿还可能加大地方债置换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5月地产销售逐步回落,对后续月份的按揭增长将会形成一定影响。
票据拖累社融低迷,表外融资回暖持续
5月新增社融6599亿,社融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12.7%,新增社融低于新增人民币贷款9374亿的水平。未贴现票据大幅负增长(-5066亿,同比少增6000亿)是拖累社融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除了表外票据转表内贴现外,票据监管的进一步收紧是更为重要的因素,4月底126号文要求银行加强票据监管并在6月30日前完成全面自查,严格约束了票据交易行为,使得原先大量以套利为目的票据承兑受到抑制。此外,企业债受前期违约事件影响融资环境恶化,外币贷款的偿还仍在持续,两者分别负贡献社融397/524亿。从正面贡献来看,表外融资的回暖在持续,新增委托+信托贷款合计为1687亿,同比多增500亿,股票融资保持平稳,5月新增1073亿,同比多增400亿。我们认为从6月来看,考虑到票据监管的影响将会持续,未贴现票据预计仍将对社融产生负面影响对冲表外增量,企业债的融资仍在低位,我们预计6月社融规模为1.1-1.2万亿。
基数扰动至M2走低,M1M2剪刀差仍在扩大
5月新增人民币存款1.83万亿,同比少增1.4万亿,主要受到非银同业存款去年大幅增长拉高基数的扰动(同比少增14382亿),这也反映在了居民存款的增加上,当月新增543亿,同比较去年多增了4900亿。非银同业存款的扰动同样影响了M2增速,5月M2增速仅为11.8%,考虑到去年股票市年股票市场6月大幅波动以及证金救市增加的货币投放抬升M2基数,因此M2增速将会继续走低。M1的增速继续走高,同比增速达到23.7%,与M2差值进一步扩大,反映1)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使得居民定期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的转移加快,2)地方债置换提速导致部分企业闲置资金增加(并没有立即偿还贷款的部分),3)低利率环境定期存款对企业吸引力有限。需要强调的是,M1走高体现企业现金流确有改善,但也说明其转化为再投资的意愿低迷。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5月金融数据反映了目前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没有明显改善,随着后续月份按揭贷款增长放缓,下半年信贷投放难言乐观。我们认为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经济预期的改善是银行板块获得趋势性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然而从目前来看,随着政策主线由稳增长向供给侧改革转变,下半年信贷投放均难有超预期的表现,货币政策将更偏稳健,我们认为经济改善预期的回落使银行股缺乏进攻机会。但从防御性来看,目前银行板块对应于16年PE5.9x,PB0.84x,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基本被估值反映,整体安全边际较高,目前银行股息率(4.8%)较实际利率的吸引力明显。个股方面,我们推荐建行、兴业、浦发,提示城商行在反弹中的机会,多元金融板块推荐安信信托。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低于预期,银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