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M2同比增长11.8%,较4月末回落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新增6599亿,较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减少911亿和5763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9855亿元,较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4299亿和847亿元。主要关注点如下:一是信贷数据与货币社融数据出现明显“分化”。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较4月回落1个百分点,增速之低为十年来所少见。
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未能在4月底较低基础上反弹,反而继续走低,同比近乎折半。与此相反,5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加较多,当月增加9855亿元,较4月当月多增加4299亿元。
二是住房贷款、企业债和非银机构存款是导致“分化”的关键变量。5月新增贷款较多,主要是由于居民贷款增加较多所致。5月份,居民贷款大幅新增5759亿元,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增加5281亿元,较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加1001亿和3218亿元,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与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销售速度加快,居民按揭贷款增加较多密切相关,表明近期我国居民加杠杆进程明显加快。而社会融资规模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减少,也与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下降较快有关。2015年以来,企业债券融资金额总体上处于持续攀高的过程,3月达到了7190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而到5月却变为减少397亿元,反映出近期债券违约风险不断上升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较低,主要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高基数原因所致。去年5月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高达19400亿元,然而今年5月这一数据仅为5018亿元,少增加14382亿元。
三是企业信贷反弹较弱,反映了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企业预期谨慎。尽管5月企业信贷较4月有所反弹,但较去年同期相比还是较为低迷。5月份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新增贷款3597亿元,较4月回升了2182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减少180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1825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了723亿元和416亿元。5月份,投资等多项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与此相对应,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趋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