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6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外贸数据: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121.48亿美元,同比下跌2.6%。
其中,出口1810.64亿美元,同比下跌4.1%;进口1310.84亿美元,同比下跌0.4%;贸易顺差499.80亿美元。
平安观点:
5月份对外贸易出口额同比跌幅扩大,主要由于外围经济体走势分化,外需乏力致使出口疲软状态延续;而进口额降幅大幅收窄,主要由于进口原材料同比呈现量价齐升格局,使得进口改善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原材料进口量的回升可能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企业在贬值预期的情况下,提前进行了原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PMI新订单指数的回落,亦显示下游需求力度不足,难以对中上游原材料的采购形成持续支撑。因此,进口改善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预计6月份出口增速为-5.0%,进口同比增速回落至-8.5%。
5月份出口疲弱,进口有所改善。美元计价下,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跌2.6%,跌幅较上月收窄3.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4.1%,较上月跌幅扩大2.3个百分点;进口额同比-0.4%,较上月降幅缩窄10.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至499.80亿美元。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月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计价下,进口同比由负转正至5.1%,增幅扩大10.8个百分点;出口同比1.2%,增幅缩窄2.9个百分点。除去汇率影响之后仍呈现出口疲弱、进口改善趋势。总体看,外围经济环境仍不明朗,出口疲软状态延续;主要进口原材料同比呈现量价齐升格局,使得进口增速回升明显。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回落。与整体的出口疲弱状态相对应,5月份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也大致呈现普遍回落的态势。具体看来,对美、欧、港、东盟出口额都有所恶化,同比增速分别为-12.0%、-2.1%、-4.4%、3.1%,分别较上月回落2.7、5.3、4.0、3.2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同比为-5.6%,虽较上月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但同比增速仍为负值。
主要出口商品中,已经公布的15类商品中,除农产品、成品油、贵金属、铝材、发动机5项出口增速略有改善之外,大部分出口商品增速普遍回落。其中,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下跌8.5%和7.0%,跌幅分别较上月继续扩大3.2和3.7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跌3.1%,较上月下滑8.3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原油、铁矿砂、塑料、铜、钢材进口数量同比都有大幅改善,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大体依然为负,但跌幅都有明显收窄;环比来看,除原油进口量环比跌幅小幅扩张以外,上述其余分项环比跌幅明显收窄。
出口增长维持弱势,进口改善有待观察。外围经济体走势分化,5月份欧元区和日本PMI指数下降,美国和香港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升,全球经济复苏仍不明朗。而国内来看,铁矿砂、钢材、铜材、塑料等生产资料进口量的回升,与本月PMI采购量指数的回升相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原材料进口量的回升可能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企业在贬值预期的情况下,提前进行了原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PMI新订单指数的回落,亦显示下游需求难言强劲,难以对中上游原材料的采购形成持续支撑。因此,进口的持续改善仍有待观察。预计6月份出口增速为-5.0%,进口同比增速回落至-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