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全球精炼钴有效库存或不足1万吨。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精炼钴库存约有2~3万吨,但我们预测,有效库存或不足1万吨,测算如下:
(1)据调研了解,精炼钴的生产从刚果开采到中国境内加工之间需要2~4个月的时间,故有部分库存处于运输或生产环节中;
(2)若在全球范围内按2个月的周转期,全年库存周转次数约为6次,而2015年全年精炼钴产量为9.81万吨,则至少约有1.6万吨的钴处于周转过程中,则有效精炼钴或不足1万吨。
全年钴矿产量或低预期,供不应求局面有望提前出现。
据外电报道,刚果央行公布数据显示该国2016年第一季度钴产量为16,396吨,同比下滑19%,减产约3800吨,主要受国际金属价格下滑影响。
据安泰科报道,2016年全球范围多家企业预计减产,其中,嘉能可旗下的Katanga项目将继续停产检修,其2015年钴产量在1,600吨左右;欧亚资源旗下的Chambishi项目将持续减产状态,预计2016年其钴产量将在1,500~2,000吨的低位;巴西VotorantimMetais项目也将停产,若全年停产将会再减少1,400吨左右产量。另一方面,中国收储还将进一步减少钴的流通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对“比能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三元正在逐步取代磷酸铁锂,明显增大对钴原料的需求。2015年全球钴消费量大约是9.28万吨金属钴当量,供应量约9.81万吨,供过于求5300吨,我们此前报告中预测,随着三元电池的爆发,2016年全球钴需求量有望达到10.44万吨,而在钴矿产量或低预期的局面下,不足1万吨的有效库存可能在2016年就能被显著消化,供不应求局面有望提前出现,钴价上涨逻辑成立。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标的:
(1)具备刚果钴矿资源,拥有1.6万吨金属当量钴产品产能的华友钴业;
(2)拟收购自由港Tenke铜钴矿项目(该矿2015年钴产量约1.63万吨),一举成为全球钴矿霸主的洛阳钼业;
(3)具备钴回收能力,打通三元电池材料产业链的格林美。
风险提示新的电池技术出现,三元电池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行业估值中枢能否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上市公司业务的布局、拓展,或存在试错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