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权威人士的讲话对传统手段推进下的经济虚火提出了批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陡然提升。与政策引导相对应,5月官方PMI与上月持平,不过小型企业PMI与财新PMI仍位于荣枯线之下,这与4月私营企业投资同比萎缩相吻合,体现私营业主的景气情况不佳,投资意愿不强。而在拉动经济的引擎方面,由楼市火爆所带来房地产投资的滞后效应仍在,但考虑到5月成交的同比快速回落,滞后效应长期依然无法持续。而基建方面,尽管营改增可能对财政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但财政部“中国政府债务仍有一定举债空间,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的表述,表明政府仍有维持基建投入高位的实力,政府投资的传统引擎仍未熄火。然而新引擎的启动也仍需过程,中办和国办5月份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创新战略做出部署,未来如何落实将成为新旧引擎切换的关键点。
流动性方面,对于6月份而言,美联储议息会议和英国脱欧公决将是我们迎接的最为重要的风险事件,情绪波动的加大将为各国管理预期提出较大的考验,对于国内而言,如何兼顾汇率和流动性的双维稳将是政策调控的重点。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稳健,央行未来在货币供给上将更重呵护而非提升流动性宽松程度,这极可能导致央行在补水时亦步亦趋,继而出现补水不足,并对金融市场产生直接的负面冲击。因而我们认为流动性方面,不会出现趋势性的紧缩,但阶段性的风险仍值得防范。
对于A股市场而言,6月A股即将迎来MSCI纳入的评估时点,过去阻碍A股纳入的问题,现在已经大部分得到改善,因而今年纳入概率相较去年将大幅提升。在纳入后的潜在影响方面,我们认为长期对A股估值与国际的接轨有所帮助,中期影响有限,短期更偏情绪。在考虑近期市场的异动后,我们认为市场对这一因素已经在pricein过程,评估时点真正到来之时,可博弈的空间反而会有限,届时应更注意风险。总体来看,在诸多事件的持续催化下,A股6月份将是波动加大的过程,A股博弈空间的变化将视事件结果与投资者的预期偏差程度而定,无论MSCI、美国加息还是英国退欧均有这一特征,当预期过于一致之时,投资者反而应适度考虑反向的操作。在博弈标的选择上,投资者应关注包括次新、高送等的高弹性品种,快进快出,避免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