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42.2亿元,同比增长6.5%,主营业务收入335613.8亿元,同比增长2.3%。
平安观点:
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一是内外需的减弱使得工业产品的销售受到负面影响;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效应逐渐传导至成本端,加大了主营业务成本的压力;三是上月支撑利润增长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增速均有明显下滑。短期来看,近期经济再度显露出疲态,5月份高频数据显示工业生产仍然偏弱,且从CRB指数的回升推测主营业务成本仍将继续回升,预计5月份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速回落至6.0%。总体上看,近期政策层面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信号再度加强,企业仍面临去产能的要求,盈利状况也存在下行压力;此外,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结束连续5个季度的下滑而出现回升,意味着财务费用方面的节约效应未来也将有所减弱。年内利润增速将继续维持行业间分化及弱势增长。
1-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6.5%,增幅较上期收窄0.9个百分点;4月份单月利润总额同比4.2%,增速比3月份回落6.9个百分点。1-4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3%,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单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较上月下滑4.6个百分点。1-4月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率和利润率同步回升,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6元,较上月增加0.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5%,较上月提高0.06个百分点。
主营收入降而成本升,库存首现负增长。4月份累计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下降(2.3%,下降0.1个百分点)而成本增速回升(2.1%,回升0.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双方面的挤压;二是根据统计局在解读中公布的数据,营业外净收入增速回落12.1个百分点至56.2%,同时投资收益增速大降40.2个百分点至-19.8%,对利润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产成品存货下降1.2%,为2009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意味着企业的库存去化有一定的进展。
各企业利润表现分化,国企利润跌幅扩大。分企业来看,1-4月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7.8%,跌幅较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外资和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也有所回落;而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增速则有所回升。从单月来看,仅国有企业利润下跌(-14.1%),其余各类型企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行业利润继续分化,黑色金属相关行业改善明显。各行业利润继续呈现分化的态势。三个行业大类中,采矿业累计利润增速-104.8%,降幅较上月小幅收窄3.7个百分点;制造业和电热气水生产供应行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3.3%和1.7%,较上月下滑1.3和2.9个百分点;处于上游的采矿业表现较差。细分行业中,41个行业里有33个行业利润总额为正增长,但仅有18个行业增速有所改善。其中,除去存在异常波动的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利润增速最快的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41.9%),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23.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2.7%)等。受到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的影响,相关行业利润增速改善尤其明显,除上述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利润增速均有明显回升。
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上月支撑利润增长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增速均有明显下滑;同时,内外需的减弱使得工业产品的销售也受到负面影响;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效应逐渐传导至成本端,加大了主营业务成本的压力。短期来看,近期经济再度显露出疲态,5月份高频数据显示工业生产仍然偏弱,且从CRB指数的回升推测主营业务成本仍将继续回升,预计5月份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速回落至6.0%。
总体上看,近期政策层面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信号再度加强,企业仍面临去产能的要求,盈利状况也存在下行压力;此外,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结束连续5个季度的下滑而出现回升,意味着财务费用方面的节约效应未来也将有所减弱。年内利润增速将继续维持行业间分化及弱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