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期多家媒体报道“政府跨境电商4〃8新政中关于跨境商品进口通关单的硬性要求将暂缓一年执行,而取消免税的税改和正面清单的相关规定则将照旧执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商品将按照新税制征税,但商品“一线”进区时免于核验通关单”,该政策有望在包括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天津、福州、平潭在内的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执行。
2016年4月8日新政前后的变化:1)个人行邮模式下的税费调整:从原先的“10、20、30、50%四挡”改为至“15、30、60%三挡”,原则上税负增加,但问题是这种模式有监管缺陷;2)跨境模式下的政策调整:进口商品必须在正面清单内,个人单笔消费额度从1000升至2000元,全年额度不超2万元,跨境模式下税收单独开辟征收综合税。但新政对于保税模式的监管基本等同于传统一般贸易,要求提供“报关单”,这意味着未来的保税模式已没有太大意义了。
本次暂缓1年的政策及背后原因:媒体报导跨境模式下的保税物流进口需要“报关单”的规定暂缓1年执行,而前期的消费限额、正面清单和综合税政策继续保留。可能的原因是1)主流电商平台需要经营上的缓冲期;2)有悖于政府原先对跨境电商“健康平稳发展”的承诺。
个人行邮监管的核心问题未解决,政策波动下参与者的最佳策略:4月8日新政和本次暂缓1年的传闻政策中,均无涉及如何杜绝个人行邮模式下的灰色清关,该问题若不解决将使阳光平台处于弱势。而我们不排除政府未来仍将出台相关政策来进一步规范发展,趋势上看可能:1)保税模式的空间有限;2)直邮模式将是主流;3)国家将会进一步打击个人行邮灰色清关;4)部分商品、健康品、药品和化妆品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进口审查。
我们认为大平台资源和资金优势更为显著,能有效对抗未来的政策风险,出口电商的政策风险相对较小;物流商则会从简单的物流承运商向跨境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变,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
1)网络化的海外仓布局及优秀的仓库运营、管理能力。
2)物流商最好具备一般贸易、行邮模式及“三单合一”跨境进口的全面资质。
3)拥有丰富海外商家、贸易商资源,正品和价格将是核心壁垒。
4)在具备上述条件下,通过集成化的供应链系统不断优化跨境物流的效率。
整体来看,原先布局较早、体量较大的跨境物流商仍具备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4.8新政部分条款暂缓1年执行的传闻并不改变行业的大逻辑,跨境电商的核心价值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物流消除国际贸易壁垒、让民众获得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我们依旧看好产业的长期发展,可关注的A 股标的包括外运发展、华贸物流、跨境通。
风险提示:灰色清关未能有效监管、国家政策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