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宏观事件跟踪
1、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发声:经济L型,供给侧改革为主攻方向。5月3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其主要观点包括:①中国经济是L型的走势且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决不可越俎代庖;③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股市、汇市、楼市应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④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平安观点:4月份经济数据和其他高频数据可以看出,刺激政策带来的经济“复苏”并不稳固,当前企业生产动力有所减弱、后续房地产投资高增速的持续性堪忧。权威人士的发言与此前政策导向存在差异,或许意味着政府正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进行艰难权衡。中长期来看,只有切实地改革落地才能实现经济的真正复苏;但短期来看,年内政府仍将在维稳与改革之间取中位数,无需对经济过度悲观。
2、4月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增速放缓。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43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080亿元,同比增长24.7%。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0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97亿元,同比增长1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512亿元,同比增长2.7%。
平安观点:财政收入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大增主要由于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回暖带动相关税收和4月份的营业税清缴的影响,其高增速难以持续。财政支出方面,4月财政支出大幅放缓,同比增速较3月减少15.8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支出同比减少17.8个百分点,稳增长力度减弱。
3.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涉及投资约4.7万亿。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
平安观点:过去两年,发改委所公布的基建投资在体量大致分别为1.7万亿和2万亿,而交通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涉及4.7万亿项目投资,平均每年1.6万亿,已大致接近14年基建的全年水平。投资稳增长,“度”尤为关键,应防止短期兴奋过后导致经济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