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食品价格增速小幅回落,非食品价格稳定。蔬菜价格大幅回落,同比-22.6%,环比为-12.5%。可见受季节性和天气因素影响的蔬菜供给已有改善,菜价将逐步回归正常。猪肉价格4月同比和环比分别为33.5%和3.2%,略高于前值28.4%和-1.3%,虽然受供给端影响猪肉价格短期仍然维持高位,但上涨空间有限,预计三四季度会逐步回落。非食品价格保持稳定。4月非食品CPI同比1.1%,略高于上期1.0%。其中服务类价格增速略有上涨,同比由前期1.9%升至2.0%。
PPI继续改善,源于大宗上涨、地产回暖,但可持续性不强。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改善,主要受益于4月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及国内建筑活动的升温。国内房地产市场回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导致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资源型产品有一定的拉动。但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地产投资反弹乏力,全年PPI仍难转正。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下降,其中耐用品价格继续下滑,抑制了耐用品需求,显示出需求后劲不足。
PPI改善不会对CPI造成上行压力。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来说,上游的PPI上涨是会加大下游的CPI上涨压力,但是,由于下游产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并且国家对一些中间产品实行价格管制(比如农产品、水、电、油、气等),所以PPI到CPI的传导链条并不十分通畅。而且,在近几轮的物价上涨周期中,CPI上涨领先于PPI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始于粮食、肉禽、蛋类和蔬菜等农产品,并向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传导。就此而言,与其说PPI会向CPI传导,不如说是CPI向PPI传导。
权威人士发声:经济L型、政策维稳不刺激,有助于通胀预期下降。如权威人士所言,当前经济L型、财政政策维稳不刺激、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会大水漫灌,有助于通胀预期下降。综上,我们认为CPI已经见顶,2季度将维持在2.3%左右,下半年进入下行通道。今年货币政策依然会维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