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季度信贷超发,与房价上涨正反馈。
央行《2016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同比增长14.7%,超过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同期,房地产贷款增加1.5万亿元,同比增长22.4%,高于各项贷款7.7个百分点,占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2.5%。个人住房贷款增加占一季度贷款增加额的22%,比一季度贷款同比增速高10.8个百分点。基本可以说,一季度贷款的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产行业,五分之一强流向了个人住房贷款上。可以说,一季度信贷超发与房价形成正反馈,但目前此轮循环基本切断。
此轮价格周期进入下半场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上月持平。CPI同比增速较小,消费品价格通胀无虞。同期,PPI跌幅显著收窄,环比出现明显正增长。3月PPI同比下跌4.3%,跌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5%,是得13年末以来首次环比正增长,显示随着稳增长政策带动需求持续回升,工业品价格正逐步摆脱通缩困境。生产价格引起的输入性通缩效应逐渐减弱。
从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4月20日,螺纹钢上涨62%,铁矿石上涨65%,焦煤上涨53%,焦炭上涨72%,大宗商品投资回报率远超其他任何品种。相当于回到了2010年经济刺激的“四万亿”时代。
此轮价格上涨,更多是金融资本品驱动。此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偏向宽松,这使得市场资金流动性大,而这些资金升值保值期望强烈,不断寻求投资增值机会。2015年底多数商品已跌至低位,敏锐的资本,实际上是在玩一个类似“填坑”的游戏,哪里被低估、哪里有炒作空间,就去填哪里。因此,期货市场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不排除有来自股票市场资本的预期。
股市承压,债市是短期避风港
3月下旬,上证指数突破层层阻力上行,但运行到3000点之上后上行压力放大,沪指也因此回落,4月以后,市场没有继续下跌,而呈现震荡走高态势。股指在消化前期压力后继续攀升的空间已经打开,但考虑到中长期制约市场上涨的因素犹存,股指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 短期来看,债券市场慢牛格局仍将维持,基本面因素仍是有力支撑,相较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债市风险低,成为资金安全的“避风港”。但长期来看,存在风险。一是供给侧改革会导致部分金融市场潜在风险集中暴露。从改革方向来看,有利于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并集中处理僵尸企业,会导致相关企业失去持续融资条件,债务风险将集中暴露。二是政策对债务重组的支持力度加大;三是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
汇市存在空间,楼市泡沫扩大
汇市方面,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未来1到2年存在10%的空间。楼市方面,2016年2月2日首付比例下调和2月19日契税和营业税调整后,房价在春节后一线城市跳涨,并逐步蔓延至二线城市,资产价格泡沫担忧加剧。楼市泡沫缓慢扩大。但是,对于日式崩盘的担忧,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示,“中国和日本的城镇化水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宏观调控的措施也不同。因此,我要说,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不能相提并论。”但日本式崩盘可能性降低。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弱于预期,政策重大转折,市场过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