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4月27日,公司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41.32%;利润总额1021.23万元,同比增长119.66%。其中,获得政府补助378.82万元。公司预计,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6442.36万元~8231.9万元,同比增长80%~130%。
点评:
得益于岭南电缆和节能服务,一季度净利翻番。得益于公司新并购岭南电缆、节能服务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公司净利增长达119.66%。另外,公司预计2016年上半年,净利增长约80%~130%。
公司在2015年10月,公司通过定增4.25亿元收购岭南电缆100%股权,增强电网产品线。岭南电缆在广东地区的认可度高,在南网的招标中位列前三。2015年度,岭南电缆全新生产基地搬迁后全面投产产能扩大约1倍,通过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和加强管理,收入和利润都大幅提升。根据承诺,岭南电缆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12,000万元。
电气控制设备,向商业和市政领域拓展。公司的电气设备产品较多,包括:电网安全与控制产品、电机控制与节能产品、供用电控制与自动化产品、电力信息化产品等。海外市场业务实现突破,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首次应用于在塔吉克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多个海外项目。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方面,完成MW级电池储能能量转换系统(PCS)装置研制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双变频器并联运行研究项目、分布式光伏系统智能一体化箱变的研制与运行。为公司2016年拓展轨道交通、港口岸电、光伏发电、储能等细分市场做好了产品与解决方案方面的储备。另外,公司产品更为完善,客户群也拓展较快。目前,公司形成了包括电力自动化产品及低压电能质量产品、漏电火灾监控装置与系统等较为完备产品线;客户群业务也由传统的电厂、水泥等工业客户,成功开拓到商业地产、市政领域。
综合节能服务,业绩陆续释放。得益于于智光节能前期签订的多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成建设进入节能效益分享期。公司全面整合电厂节能业务,并逐步发展电力行业多种节能技术和节能业务,加速电动给水泵系统改造应用推广,2015年完成新增21台机组35套电动给水泵节能业务,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另外,公司在热电厂余热利用和区域高效集中供暖项目都有新突破。2016年2月,公司中标“塔山发电公司2×600MW机组电动给水泵节能改造合同能源(节能服务)管理项目”。
电改风口,用电服务前景广阔。公司控股的广州智光用电服务有限公司已积累了50万千伏安专变容量的客户。智光节能与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南电能源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南网五省开展分布式能源、余热利用、生物质发电等能源综合利用业务; 与中清源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山西智光清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热电厂余热利用和区域高效集中供暖项目;智光用电投资分别在肇庆市、汕头市、东莞市、江门市、南宁市以合资方设立区域用电服务公司,并成立广东电力销售有限公司快速切入电力销售市场。智光用电服务获得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获准从事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目前,智能用电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以线上信息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创建“互联网+专变运维”的新的生态模式。
募投用电服务,定增价下调。公司的定增方案于3月底调整为,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0,192,837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定增价不低于14.52元/股。资金用途包括电力需求侧线下用电服务及智能用电云平台项目(11亿元)、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研究实验室项目(2亿元)和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定增摊薄等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57元、0.76元和1.05元,分别对应31.4倍、23.6倍、17.31倍PE。考虑到公司在综合节能和用电服务领域积极布局,市值空间较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激烈带来毛利率下降的风险;电改不达预期风险;综合节能服务不达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