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油国并没有就石油产量冻结达成一致协议,符合我们此前判断;参会国家对伊朗态度的分歧是阻碍协议达成的主要原因。沙特与伊朗的利益博弈使得类似的谈判难以对石油供应面产生实质影响,但原油供应压力仍然是趋于缓解的;供应压力的缓解主要得益于OPEC产量扩张空间的事实受限,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持续下滑。结合原油需求的季节性,我们认为油价在二季度先抑后扬,价格重心较一季度仍会抬升;而下半年油价有望再创年内新高。
囚徒困局,多哈冻产协议流产对伊朗态度的分歧是没有达成一致协议的主要原因,符合我们在二季度海外大类资产配置报告中的判断。此前我们在报告中指出,“沙特对伊朗的态度以及俄罗斯继续增加产量的行为,使得4月份的限产谈判难以达成超出预期的结果或者妥协”。事实上,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在4月16日曾就协议草案达成了共识,但沙特在会议前再度改变其对伊朗的立场,这直接使得冻产协议流产。沙特再次坚持了对伊朗的强硬态度,反应了沙特和伊朗深陷囚徒困境的事实。对伊朗而言,随着经济制裁的解除,扩大产量是不二选择;对沙特而言,维护市场份额也是必由选择。此外,俄罗斯在2月份提出限产谈判之后仍然继续增加了产量;因而即使会议能够达成冻产协议,我们也不得不怀疑协议只是名义上的,实际执行存在难度。
原油供应压力大趋势仍将缓解冻产谈判很难在实质上对供应造成影响,但原油供应压力在趋势上仍会缓解。第一,伊朗产能回归大概率低于预期。伊朗计划在2016年将石油产量由300万桶每天提高至400万桶每天,当前产量已经恢复至330万桶每天;但我们预计年内伊朗增长的幅度很难超过50万桶每天,而2017年伊朗石油产量的增幅也只有30万桶每天。第二,除伊朗之外的OPEC国家石油产量扩张空间受限,市场无序竞争的风险解除。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OPEC海运石油出口量均值较2015年上半年提高了20万桶每天;4月份则达到了2430万桶每天,为近两年的高点。OPEC国家石油产量仍然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剩余产能低于历史平均值;石油产量边际增长将受到明显限制。第三,美国原油产量仍将延续下降。美国石油产量在2015年12月份出现加速的下跌,按照月度减少10至15万桶每天的速度,美国石油产量可能全年下降超过80万桶每天。
一二季度油价涨势或放缓,但价格重心仍将回升我们判断油价在二季度先抑后扬,价格重心较一季度仍然会回升。第一,4、5月份是北半球原油需求淡季;下游汽油库存累积利空油价。第二,冻产谈判破产,油价短线承压;但供应压力的趋势缓解仍将支撑油价。第三,6至9月份原油供需平衡将加速改善;汽油消费旺季叠加美国石油产量下降,美国原油库存将出现拐点。预计WTI油价二季度32至42美元区间运行,下半年有望升至45美元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