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业:债转股试点启动在即,企业更多受益,银行审慎前行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励雅敏,黄耀锋 2016-04-0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哪些行业会实施债转股?

根据媒体的报道,债转股试点对象为“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我们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也是杠杆率相对比较高、风险集中暴露较多的行业。

量级能有多大?

首批试点据报道将有1万亿规模,截止2015年末4大行及招行在制造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570亿,在采矿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78亿,不良率为4.51%及3.37%。分别比14年末增加43%和174%,是主要发生资产质量风险的重点领域。据披露招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为490亿元,建行披露的规模是1302fZ我们预计大行规模大体相当),这远远无法达到试点1万亿的规模。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说明:1)银行披露的数据可能大大低估其表内的相关贷款规模风险,但除去不良贷款,若正常、关注类贷款大规模债转股,其公允定价和出表问题将存在技术难点;2)是否应该由商业银行牵头完成这万亿规模,亦或者是由国开等政策性银行成为主要执行者和资金方。

对实体经济的意义及各方对债转股的态度?

我们认为短期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公司的债务风险以及地方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国企进行债转股有较强动机),但其中债转股的具体行业、公司的选择应是市场化的手段,否则即是牺牲了长期资本的回报率而饮鸩止渴,并不解决根本经济问题而令更多本应淘汰企业起死回生,再次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过当然这不妨碍资本市场对相关周期性行业短期投资价值的风险偏好回升。

目前而言,债转股需要政府监管方、银行和企业三方共同参与,且有众多法律法制(如商业银行法修订等)及实务操作(会计记账等)难题需要解决。银监会目前态度谨慎,而地方政府有支持当地大型国企的意愿,银行方则需要平衡短期表内资产质量压力及债转股后对资本的消耗。若按照媒体报道1万亿规模银行完全表内承接,按照400%风险权重将降低15年末核心资本充足率33个BP;若按照1250%权重则将降低115个BP。

2015年末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仅10.91%,如此规模的下降短期将造成银行资本的巨大压力。因此我们预计后续会考虑采取设立:1)结构化基金等资管产品,吸引产业资本或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资金共同投资;或2)单独运营子公司/AMC公司,与银行母体独立运营;3)与不良AMC合作资产证券化等。

对银行的意义?

对银行而言,虽然短期为缓释不良压力有将存量问题资产出表或转股的动机,但我们仍对银行表内利用自有资本金对产能过剩行业债转股仍持保留态度,特别又是媒体报道的“非不良正常贷款”,若如此银行连由于债转股所带来的会计处理获得报表粉饰的好处都丧失了。(正常类贷款在债转股的过程中,由于债权转股后原债权不再产生利息收入,因此会造成银行利息收入的减少,从而影响当期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及总资产发生相应减少,同时会由于对于股权资产400%的风险权重使得资本充足率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计银行仅会以完成行政任务的目的处理部分企业的债转股,不会有任何价值。从对经营层面上实质意义来看,进一步的作为对价,银行应在其中争取谋得:1)商业银行法对银行持有公司股权的实质性放开(投贷联动);2)通过设立公司/AMC主动处置不良(问题)资产的牌照;3)税收优惠,这些才是对银行真实价值所在。

风险提示:实体经济企稳低于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