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指围绕着3000点附近震荡,各主要指数一周也总体上呈盘整格局,表明多空双方分歧依然较大,但相比于之前每月底的走势,市场恐慌情绪明显减轻,行情在犹豫中回暖的迹象正在增加。
我们近期已经陆续提出W型走势的第二阶段已经可以确认,并提出这个阶段的驱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估值修复、预期修复,另外一个是基本面的因素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两个驱动因素下,这个阶段的行情还远未走完。
所谓基本面的因素所起的积极作用,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基本面企稳的信号在增强,例如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结束了7连跌;最新公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PMI指数走强,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信号。另外一个是改革也在稳步推进,除了有关“营改增”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减税以外,近期媒体也报道了“债转股”方面的消息,如果媒体报道属实,首批债转股规模为一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化解一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这有利于降低对信用风险爆发的担忧,对股市来讲,就可以显著提高风险偏好,进而提升估值。我们维持上周的判断,即导致市场对经济和改革悲观的因素,或许已经在悄然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股市上,可以看作是W型第二阶段另外一个推动力。
关于市场运行的阶段,我们维持目前仍处于W型第二阶段的判断,而这个阶段又因为本身的推动因素不同而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对W型第一阶段超跌的修正,下半场则带有基本面支持的因素。从板块上来看,以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蓝筹股对于稳定指数的作用应当重视,在此环境下,各种以新经济为核心的主题投资此起彼伏,都孕育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海外股市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有所波动,这种情况也容易被用来作为A股短期波动的借口。但从趋势上看,我们认为不会改变震荡上行的格局。板块上,我们维持上周的建议:在以成长股为主的基础上,也应关注成长与价值的轮动。此外,对于资源品,我们建议继续收缩战线,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色上,特别是稀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