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公布年报,2015年实现收入14.72亿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归属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9.4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3.30%,EPS为1.01元。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拟10派4元(含税),送红股6股。
2015Q4实现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0.97%,实现归属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1.98%。
平安观点:
关注存货持续上升,血制品2016具备放量基础。公司血制品2015年实现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26.43%,其中人血白蛋白6.40亿元,同比增长46.93%,静丙4.22亿元,同比下降2.22%,凝血因子等其他血液制品2.92亿元,同比增长43.25%。我们注意到公司存货达到5.98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1.23亿元,其中原材料(大部分是血浆)和在产品均有30%左右的增幅。血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库存转化为业绩的效率极高,因此我们判断2016年公司具备释放业绩的基础。2015年,公司获批河南浚县浆站,预计2016上半年可开始采浆,重庆新批的6个分站已经开始运营,估计2015年全年采浆量720吨,实现30%以上的增长,我们预计2017年公司采浆量有望突破千吨大关,采浆量的持续高速增长锁定了业绩的确定性。
疫苗短期拖累业绩,通过WHO 认证打开想象空间。2015年疫苗业务实现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30.57%,成为短期拖累业绩的因素。疫苗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过WHO 预认证,成为我国首家、全球第五家通过流感疫苗WHO 预认证的企业。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 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破伤风疫苗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正在开展临床研究,A 群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已经完成临床研究并申报生产批件。
在研品种丰富,大生物拼图逐渐清晰。公司制定了“血液制品+疫苗+单抗”的大生物产业规划,在单抗领域,目前已经有4个品种(分别是阿达木、曲妥珠、贝伐和利妥昔单抗)申报临床且获得受理,同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帕尼单抗、德尼单抗和伊匹单抗的临床前研究。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 为1.32、1.68、2.16元,考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浆源扩张能力,以及领先的产业布局和外延并购预期,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65元。
风险提示:药品安全、研发失败、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