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何在各国竞相贬值之际,独树一帜,实际汇率自2011年起升值25%?对比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现状与上世纪60-80年代的转型期,我们认为,中国有明确意愿要保汇率,强货币。同时我们也有能力维持汇率强劲。
从意愿看,中国与欧洲、日本有不同的经济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汇率导向。欧洲和日本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通货紧缩。降息和货币刺激是短期良药,并导致了汇率贬值。与之不同的,我国的首要目标是通过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我们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引导部分在中国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建厂,输出过剩产能,为新型产能提供空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要想增加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有强购买力的支持,即强货币。汇率升值,保证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为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动力和资本。欧洲和日本出口的是产品,因此需要弱货币来保证产品价格的竞争力;而我国正从出口产品转型为“出口”投资,因此需要强货币来提升国际购买力。欧洲日本贬值促出口是近期利益,而我国着眼对外投资,结构转型,是一盘更大的棋。
从能力看,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有强大的贸易顺差,这是我国外汇储备可持续性的核心支撑。虽然近期外汇储备下滑,然而从结构上看,截至2015年底的18个月里,中国的资本外流总额达到8700亿美元,而其中最大的驱动因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调整,这导致了6200亿美元的外流。也就是说,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更多地是由于人民币套利交易平仓及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随着企业外债的降低,偿还美元债务所需外汇减少,我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也将有所改善。根据IMF测算,我国的外汇储备远高于安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