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记者会内容符合预期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内容涉及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跨境资本流动性、房地产调控、银行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对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不良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记者会并无超预期的内容,结合同日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我们对近期宏观经济的观点及央行的政策解读如下:
1-2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宏观经济整体仍然较为疲软:工业生产仍然较弱;投资增速呈现弱反弹,但持续性并不乐观;外贸仍然低迷不振,仅消费后续相对平稳,经济总体缺乏向上的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①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将主要寄望于消费的稳定发力,各类服务消费、新兴消费等行业将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②货币政策稳定偏宽松的基调不变,即年内货币政策既不会收紧,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量流动性注入。但物价水平的抬升将挤压央行降息操作的空间,短期内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较小。③近期跨境资本流出有所收敛,未来资本流入流出将趋于平静和正常,向基本面回归,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币贬值的压力。④1-2月份商品房库存仍在扩大,去库存进度受阻;而央行的态度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去库存的态度依然坚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期待房地产投资出现明显大幅的反弹。
物价跟踪:食品价格总体回落,生产资料继续回升
节后价格普遍回落持续两周之后,部分食品价格开始逐渐回升,但总体仍呈现回落态势。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各分项价格涨跌互现:蔬菜、肉类上周价格止跌回升,粮食类小幅上涨,食用油保持不变,而禽类蛋类水产品价格继续下跌。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仍然继续下滑。上周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升,钢铁、有色金属及橡胶价格均有明显上涨。CRB指数也上涨至394.84。
流动性跟踪:大额逆回购到期结束,资金面平稳
本周央行于公开市场上共开展115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同时本周有3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央行本周资金净回笼2050亿元。本周是春节期间进行的逆回购集中到期的最后一周,节后大额逆回购到期的阶段已经过去,资金面整体大致平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逐渐趋稳,2月外汇储备降幅大幅收窄,资本外流势头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央行发声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略偏宽松,预计三月资金面保持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