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策略专题报告:改革之路无坦途,市场之路渐进行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魏伟 2016-03-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总结2015年资本市场的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简政放权、加强信息披露的总体思路在多方面,多环节得到落实。发行方面,删除募集资金运用和发行主体独立性等额外上市门槛压缩了寻租空间,而明确审核环节时限要求、预先披露时点提前以及反馈意见和发审委意见公开则提高了整个审核链条的透明度和效率。并购重组方面,批量上会制度和更具弹性的审核专题会机制大大加快了并购重组的审核速度,如今从上市公司上报材料到正式上会仅需40天左右,用时比原先缩短一半。投资者保护方面,持股行权制度正式启航,虽然目前其内涵尚显单薄,但是其意义在于为中小股东提供了“主动出击”的机会,具有打造成中国版集体诉讼制度的潜力。

2016年仍是资本市场改革推进的重要一年,进入注册制改革两年过渡期阶段,战略新兴板和深港通是2016年A股制度层面的两大看点。

战略新兴板的定位较为明确(智能制造十大领域和现代服务业),将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运行,采用四套上市标准,放宽盈利限制,以预估市值为核心条件,其他财务门槛介于主板和创业板之间。我们测算美、欧两地约45%的中概股符合新兴战略板上市标准(其中一些如爱奇艺的巨头已先行私有化并明确表达国内上市意愿),再加上国内如中国商飞等优质非上市资产,我们估计新兴板推出后上市公司质量对比现有创业板标的将有显著提升,并相应对成长股板块估值带来冲击,但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证监会对发行节奏和价格的管控。我们预计战略新兴板推出初期并不会实施注册制,很可能会实施“管控发行数量/逐步放开发行价格”或是“逐步放开发行数量/管控发行价格”相结合的措施,随着新板块逐渐发展择机放宽管制,最终实现发行数量和价格的市场化。 深港通方面,我们认为深港通可能会在今年二季度推出,并经过3个月左右的技术测试后正式上线。深股通标的范围将包括深成指、深证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A+H两地上市股票。考虑到沪港通推出一年多来运行稳定但交易尚不够活跃的现状,我们认为深港通对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限制有望放宽,沪港通亦会同步放宽。鉴于香港机构投资者的风格偏好与深市市场特征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深港通对A股短期资金面影响不会很大,但会对6月A股纳入MSCI指数起到助推作用,并从长期上促进A 股估值体系和投资风栺国际化。投资机会方面,可重点关注三类标的:1)高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率标的;2)深市较为稀缺行业的龙头标的。3)两地上市股票中折价较深,且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港股股票。这三类股票大概率会在深港通开通后有较好的表现。

风险提示:政策低于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