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3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外贸数据: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96.97亿美元,同比下滑20.8%。其中出口1261.45亿美元,同比下滑25.4%;进口935.52亿美元,同比下滑13.8%;贸易顺差325.92亿美元。
平安观点:
2月份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滑20.8%,出口与进口额同比分别下跌25.4%和13.8%,出口跌幅扩大,主要由于春节错位和外需疲弱造成;进口跌幅收窄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进口量的同比持续回升,以及部分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幅趋缓。外贸顺差明显萎缩,但顺差收缩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短期尚不足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当期国内外需求尚未观察到明显改善迹象,外贸短期内难有趋势性好转。但3月外贸企业节后陆续复工,而春节错位又造成去年同期的低基数,预计3月份出口增速将有所反弹;2月下旬以来,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预计价格层面对进口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弱,进口跌幅也将继续收窄。预计3月份外贸出口同比-5.6%,进口同比-11.4%。
春节错位及外需疲弱拉低出口,进口降幅收窄: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20.8%,较1月同比跌幅扩大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25.4%,较上月下滑14.0个百分点;进口额同比-13.8%,较上月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大幅下跌,主要由于春节错位和外需疲弱造成。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存在节前集中出口、节后正月十五开工的习惯,今年春节假期较去年提前,使得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2月份(而去年负效应主要体现在3月份);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萎靡,日本、欧洲仍在加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而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缓慢,外需总体疲软。进口降幅有所收窄,主要得益于原材料进口量的同比持续回升,以及部分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幅趋缓。2月份外贸顺差明显萎缩,但历史数据显示,由于春节效应,顺差大幅收窄几乎每年一季度都会出现,因此顺差收缩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短期尚不足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全球需求疲软:2月份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加速下滑,各国/地区具体同比增速分别为:欧盟-15.4%、美国-15.7%、东盟-24.8%、日本-12.2%、香港-13.1%,较1月同比降幅分别扩大3.4、5.8、6.8、6.2、9.1个百分点,下滑趋势显著。
主要出口商品中,已经公布的16类商品当中,仅成品油(15.8%)、集成电路(5.0%)出口额为正增长,其余均为负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分别下跌13.0%和16.9%,跌幅较上月扩大3.5和5.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春节因素扰动较为剧烈,同比大幅下跌30.83%,降幅扩大24.39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原油、铁矿砂、塑料、铜、钢材等进口量同比持续回升,尤其原油进口量环比也有明显上涨;而原油、塑料、铜等进口价格同比跌幅有所收窄,共同造成进口跌幅的收窄。
当期国内外需求尚未观察到明显改善迹象,外贸短期内难有趋势性好转。但3月份,节后外贸企业陆续复工,而春节错位又造成去年同期的低基数,预计3月份出口增速将有所反弹;2月下旬以来,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预计价格层面对进口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弱,进口跌幅也将继续收窄。预计3月份外贸出口同比-5.6%,进口同比-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