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6年3月5日,财政部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16年我国国防支出预计为9543.54亿元,同比增长7.6%。
点评:
国防预算增幅为六年内最低。2011年至2015年,我国国防预算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2.7%、11.2%、10.7%、12.2%和10.1%。2016年国防预算总额增长但增幅明显降低(仅为7.6%)。我国长期以来执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费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各项改革,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和改善官兵生活。我国军费投入增速放缓,占GDP比重低于欧美等传统军事强国,军费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国防预算支出需要精打细算。我国正处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阶段,以打赢局部信息化战争为目标,围绕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重构国防和军队体系。我国主动调低国防预算增速,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军队改革的需要。军事科学院研究院陈舟指出,我国国防预算开支用于人员生活费、训练保证费和装备费及保障退役军人、军人配偶生活及子女教育,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等社会支出。支出减少要求加强国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合理使用。
我国武器装备处于更新换代期,需要经费支持。本轮军改以联合作战指挥的战区体制代替了大陆军体制,又新设火箭军和战略支持部队,表明未来海、空、信息化等高技术军兵种在军队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传统武器装备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军将进入武器装备大规模更新换代期。新型信息化装备价格高昂,例如99式坦克约为2300万元/辆,歼10或歼11约为3亿元/架,歼20约为6亿元/架,052型导弹驱逐舰约为40至50亿元/艘,攻击核潜艇约50亿元/艘、国产航母建造成本约为200亿元/艘,即使不考虑装备燃料费用、备品备件和训练费用,仅从装备采购价格上看即占据了国防支出的较大部分。
投资评级:2016年国防开支增速虽然低于预期,但考虑到我国军改是“减量增质、减尾增牙”的过程,国防经费的运用将更重效率,再加上我国周边地区安全环境趋于紧张,从保卫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我军武器装备升级列装也不会放缓。
我们仍然看好本轮军改背景下军工行业的发展前景。维持对军工行业的“看好”评级。
风险因素:武器装备升级列装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