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下滑的大背景下,2015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加速。以上市公司为例,2015年亏损公司占比较2014年小幅增长,尤其是首亏企业占比(图1)。而行业中亏损企业占比较多的分别是钢铁(亏损面87%)、采掘(亏损面81%)、有色金属(亏损面61%)和建筑材料(亏损面55%)。由于上述四个行业企业同质性较强,因此上市公司的状况应该是该行业的典型代表,我们预计非上市公司发债人2015年经营状况也不乐观。
同时,2016年评级公司下调评级速度加快,尤其是对于煤炭钢铁等周期性产能过剩行业。以列入信用评级名单负面行动为例,2016年被列入名单的个数明显多于同期。2013年至今,共59起评级公司将发债人列入评级名单。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4、19、15、21起。同时,从时间点来看,钢铁煤炭公司业绩预亏公布后,评级公司多数在几个工作日内即列入观察名单,评级下调速度较往年加快。
从历史经验来看,亏损+评级下调会对相关个券及该行业信用债估值产生冲击,尤其是超预期调整。而目前钢铁、煤炭行业利差明显高于有色金属和水泥,因此利差保护度排序是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水泥,我们预计水泥信用债的行业利差会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