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贬值预期减弱解除降准制约。
汇率贬值预期制约了货币当局的政策工具选择。为改变贬值预期,央行加强了与市场的沟通,并通过多种手段对做空人民币的投机机构进行了反击,在防范资本外流和完善政策方面做了多种努力。2016年1月中旬后,汇率单边贬值态势得到改变,人民币汇率预期明显弱化,主流看法开始得到扭转。从影响方面看,央行“降准”不会造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的进一步上升。原因除了人民币汇率是管制的外,汇率当前走势已呈现了明显的超调后回升态势。
基础货币持续萎缩是“降准”基础。
2015年,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增速从年初的8.5%,持续下降到了12月份的-6.0%。通常情况下,RRR 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决定性因素。2015年货币增长越来越呈现为依靠货币乘数扩张。当前的货币乘数已扩张大了接近于历史上RRR8-9的水平,显然如此高的货币成数在经济低迷的格局下是难以长期维系的,要维持当前的货币增长降准是必然选择。
出台时机选择兼顾资本市场。
在经济持续低迷、企业效益增长不断放缓情况下,“去杠杆”更多地需要财务手段来实现。中国刚刚过去的重资产时期,企业普遍积累了过多的债务,因而融资性需求的硬约束普遍上升,企业难以通过偿还债务的方式“去杠杆”。就整个经济体系而言,短期(1-3年)内增加股权资本投入几乎是“去杠杆”的唯一手段。因此,股票市场的平稳发展,自然成了“去杠杆”的重要平台。由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看,2012年起中国的货币就已呈现中性。在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呈现中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整越来越兼顾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此次“降准”,在很大程度上是股市“维稳”的需要。
货币宽松支撑资本市场走稳。
元旦至春节前期间的企业部门季节性资金需求,造成了金融市场资金压力的短暂上升,从而触发了资本市场泡沫的“挤兑”行为,货币微调直接导致了股市的“踩踏”。“降准”表明货币当局短期维护流动性偏松局面的态势。货币偏松加上现已展开的汇率超调后反转态势,借助“两会”暖风,股市的反弹行情,将会超预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