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月26至27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会议上表示,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政策。中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增加。②上周流动性相比节后第一周有所收紧,R007从上周二的2.34%攀升至周五的2.50%。③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率上升1.0%,比起初值有所上修,核心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
我们认为:
①节后资金集中到期,逆回购对冲资金到期回笼,难免出现资金面摩擦性收紧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在流动性方面有所收紧,当前货币政策依然维持适度宽松。下周(2月29日—3月6日)将有1.16万亿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摩擦性收紧现象下周或将再现。
②市场预期分化,滞涨担忧增加。1)节后长端无风险利率温和上升,10Y国债和10Y国开YTM分别从2月14日的2.82%和3.07%上升至2月26日的2.86%和3.17%,分别上行4bp和10bp。利率上行一方面因节后流动性对冲并不充分、引致资金面摩擦性收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1月信贷数据大幅超越预期,引发市场对未来大规模财政刺激的猜测以及对未来CPI上行的担忧。2)因存在:其一,基数效应;其二,实体基本面吸收流动性能力减弱,汇率波动减弱情况下,前期货币宽松效应积累,年内CPI有走高压力,市场对未来滞涨格局担忧逐渐增加。
③财政发力加码,国债发行或再扩容。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同比多增1.04万亿;新增社融规模3.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虽然1月超高信贷数据有外债转内债、表外转表内、贷款投放节奏变化等偶然因素推动,但因无法准确测度2、3月信贷规模在多大程度上持续1月份情况、且这些超越往年同期的新增信贷多少受准财政推动,由此触发债市对未来财政刺激力度的预期分化。2)目前市场较为一致认为2016年财政赤字率扩容将是大概率事件,我们认为2016年财政赤字率将提高至3%-4%,国债发行规模再扩容。
④债市震荡或延续,静待两会召开以及2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公布。3月初两会即将召开,届时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全年货币供应增速目标、GDP增速、CPI等经济增长目标;2月M2增速、信贷社融数据、CPI等经济金融数据将会在3月10日、12日公布,在此之前,债市或将延续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