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品市场观察开年的金融数据终于落地,各项金融资产的投放规模均超越预期,市场比较关注融资需求究竟来自何处,猜测大概有如下几个可能性:
1、由于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储备项目以及“十三五”开局确实有项目投放,因此融资需求回升;
2、去年四季度以来的PPP、投资产业基金以及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带来了贷款配套需求;
3、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借贷人民币,转化为美圆资产,进行套汇活动;如果是1、2为主导,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体经济的正常需求在回升,其一般会对应经济稳定预期,如果是3为主导,则对实体经济运行意义不大,是杠杆融资需求在回升。
具体1月份数据是哪种类型为主导,目前很难确认,我们倾向于认为1、2主导的意义更多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应着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弱化。
但是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无论是哪种需求为主,都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如果是1、2为主导,则经济稳定的预期会增强,是传统的债券市场压力;如果是3为主导,虽然经济预期不强,但是杠杆预期强烈。
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关注的三个重要焦点是: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杠杆率。
所以债券市场会面临一定压力,这种压力在前几天的市场中已经被大部分释放,后期更需要关注的则是:这种信贷投放过速局面是否还在持续中?我们预计这种冲动还是在进行中,后续不妨继续观察“票据贴现利率-同期限NCD利率”,其表征信贷额度的价格,如果其依然保持在高水平,则说明信贷额度还是紧张的,贷款冲动依然存在着。
除去信贷等金融数据的影响外,1-2月份的CPI数据也并不友好,破2可能会大概率出现,开年天气异常等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年初社会普遍预期的CPI水平(年初普遍预期2016年CPI在1-1.5%之间)可能被低估,这个是后期需要关注的内容。
维持年度策略报告看法,并坚信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