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意见》的发布凸显了国家中长期制造业的规划,也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在金融领域的配套文件落地。其总体围绕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展开对工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将是未来重点受到融资支持的领域,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较大发展机会;而传统产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则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我们认为,《意见》体现了在工业生产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工业的供给侧改革遵循了有保有去、稳中有调的原则。当前政策的出台对整体工业的稳增长、调结构过程无疑是有力的支持与促进;但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的过程尚未结束,仅靠货币和融资端的支持难以彻底解决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供给侧改革金融领域配套文件落地。《意见》从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提高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走出去”,加强风险防范和协调配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具体金融政策措施。我们认为,《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在金融领域的配套文件落地,其总体围绕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展开对工业领域的金融支持。《意见》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和服务的方式,实现工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目标:①稳妥推进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库存;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③支持企业改造创新,补齐短板。行业领域“有保有去”,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基于供给侧改革对于过剩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要求,《意见》多处提及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实行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即针对不同的工业行业“有保有去”,重点行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要“保”,应予以大力融资支持;过剩行业领域(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要“去”,应坚决压缩退出,淘汰过剩产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将是未来重点受到融资支持的领域。例如,对于环保行业,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绿色债券等创新金融工具,支持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通过降低贷款首付比例、贷款资产证券化、开发专属保险产品等金融支持手段,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消费和发展。此外,对于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融资、融资担保代偿等渠道,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其面临的资金困境。
支持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和“走出去”。《意见》中提及了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支持措施,这也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要求相一致。其一,《意见》提出进一步取消或简化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并通过扩大并购贷款规模、发行优先股和可转债等方式,扩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将有利于促进大型优质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同时也为资产市场带来投资机会。其二,《意见》提出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并为其“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这将有助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解决自身困境;同时,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贷款、投资,也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无疑是2016年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工作,此次金融领域配套文件的发布,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已正式拉开序幕。此外,《意见》整体凸显了国家中长期制造业的规划,与“制造业2025”规划的要求相一致。
①当前我国工业生产整体处于持续下行和通缩的阶段:2015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6.1%,较上年下滑2.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仅-2.3%,较上年下滑5.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更是连续46个月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的供给侧改革应当遵循有保有去、稳中有调的原则。
②从《意见》提出的政策来看,既有托底和防风险,也有打压和淘汰过剩产能:传统产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而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将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而《意见》中提及的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也将为金融和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发展机会。
③当前政策的出台对整体工业的稳增长、调结构过程无疑是有力的支持与促进。但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经济下行的过程尚未结束,仅靠货币和融资端的支持难以彻底解决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而仅能起到用时间换空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