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月15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外贸数据:
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916.64亿美元,同比下滑14.3%。其中出口1774.75亿美元,同比下滑11.2%;进口1141.88亿美元,同比下滑18.8%;贸易顺差632.87亿美元。
平安观点:
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滑14.3%,出口与进口额同比分别下跌11.2%和18.8%,不及市场和我们的预期,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和内外需疲弱的影响,外贸衰退式顺差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均回落,其中对香港出口虚增水分有所挤出。主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增速亦呈现普遍下滑的态势,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增速的拖累在逐渐减弱。
考虑到内外需依旧乏力的现状,外贸短期内仍将在低位徘徊。不过,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回升,显示出口的负增长压力将有所缓解;再加上季节性因素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月外贸数据或将有所好转。预计2月出口同比为-9.4%,进口同比为-1.5%。
进出口增速不及预期,顺差再创新高: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为-14.3%,较2015年12月跌幅扩大1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11.2%,进口额同比-18.8%,分别较上月下滑9.6和11.4个百分点。1月份进出口增速大幅低于市场和我们的预期,一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年初外贸数据本身波动较大;二是海外市场除美国相对稳健之外(但近期PMI等数据亦不及预期),欧元区和日本增长均较为低迷;且年初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也使得外围经济体信心不足;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未缓解,且受到春节因素的负面影响。总体看国内外需求均疲弱,外贸状况低迷的态势仍将持续,衰退式顺差632.8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回落,贸易虚增水分挤出:1月份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均回落,其中,对欧盟(-11.9%)和对东盟(-17.9%)的出口同比增速下滑较为严重,分别较上月回落13.8和12.2个百分点;对美国(-9.7%)和日本(-5.3%)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对香港出口增速由上月的9.0%的高位回落至-2.6%,意味着上月贸易虚增的水分有所挤出;此外,香港12月转口贸易的数据也印证上年末虚假贸易的存在。
主要出口及进口商品增速普遍回落:主要出口商品中,已经公布的16类商品当中,仅贵金属(12.9%)、玩具(11.6%)和集成电路(5.3%)出口额为正增长,其余均为负增长。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当月出口增速分别为-11.7%和-9.9%,跌幅分别较上月扩大11.0和9.0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6.4%,较上月下滑11.1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仅鲜果和干果进口额同比为正增长(1.96%),其余各类均为负增长。其中,原油、铁矿砂、塑料、铜等大宗原材料进口额同比仍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原材料进口价格同比跌幅在缓慢收窄,若大宗商品跌幅放缓并逐步企稳,其对进口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
考虑到内外需依旧乏力的现状,外贸短期内仍将在低位徘徊。不过,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录得31.7%,为2015年2月以来环比首次回升,显示出口的负增长压力将有所缓解;且历史数据显示年初两月一直是外贸数据波动较为剧烈的月份,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基数效应的影响,2月份外贸数据或将有所好转。预计2月份外贸出口同比为-9.4%,进口同比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