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公司是加气站设备行业龙头,未来与行业共成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LNG和CNG加气站设备供应商,公司在LNG加气站行业,市场份额预计超40%,CNG加气站领域,市场份额估计达50%。公司客户覆盖面广,既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也有超过30%的收入来自中小型客户。未来公司主业基本上与行业发展同步。
加气站设备进入新的发展期。中国天然气能源消费占比低,未来提升空间大;2013-2015年由于天然气涨价及石油降价,加气站行业增速放缓,2015年是行业底部。最近天然气降价,行业将进入新的增长趋势。LNG加气站基数低,弹性大,未来成长性更好。由于公司在LNG加气站设备行业具有高市场份额和广覆盖面,行业增长将带动公司业绩的提升。公司CNG加气站将稳定增长。公司船用LNG设备将在2017年开始提供新的成长点。
物联网和氢能源技术储备、外延收购可能带来额外成长性。公司已经在物联网和氢能设备有技术储备,尽管现阶段技术不成熟还未广泛应用,但未来一旦行业爆发,公司能够迅速跟进。这些新技术为公司提供了潜在的成长点。另外,公司近期以4400多万元收购四川宏达85%的股权,进一步拓展了天然气产业链布局。公司在手现金较多,未来可能继续进行外延式扩张。
投资建议
公司在天然气加气站设备领域龙头地位稳固,未来与行业共成长。2016年起加气站行业将进入新的成长期。公司借助行业内唯一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布局相关产业,将获得新的成长性。
估值
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60亿元、12.98亿元、17.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8、2.61、3.25亿元,同比增长-0.81%、46.50%和24.74%,对应EPS为1.20、1.76和2.20。
2015-2017年对应2月2日股价PE分别为40.98、27.98和22.43倍。公司质地优良,行业地位稳固,业绩确定性高。当前估值水平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给予公司“买入”评级。未来6-12个月76元目标价位,相当于2017年PE估值35倍。
风险
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下跌的风险,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推进不顺利的风险,国内需求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