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2015 年底中央提出的重要改革措施,在“三去一降一补” 中,去产能的任务相当艰巨。按照国务院的布置,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已经逐渐开始,按照行业产能的15%-20%的去产能布置,2016 年相关行业的产能将有较大规模的减少。但实际上,我们认为此次中央牵头的去产能,是为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在“一补” 中也提出相关产业升级的要求。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已经到了主动或被动都在进行产业转型的时候了,2016 年传统行业转型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我们研究借鉴国外转型时期经验,发现转型期的各行业从野蛮生长向专业化发展:去产能、并购重组加剧、管理效用提升、加大投资研发、拓展产业链服务端、开拓新兴领域。传统行业向轻资产结构方向转型是正道。
经验显示在转型过程中,随着资产程度的加深,转型的阻力越大,行业集中程度也会越大,政策支持也越多,转型时间越长。就具体措施来看,轻资产行业(如房地产、服裃纺织行业)转型的缓冲大,现金流相对充裕, 向新兴领域转型较为容易;重资产行业(如家电、化工、汽车行业)大刀阔斧的向产业升级领域迈进;基础重资产行业相对积重难返(如钢铁行业),在产业链服务端延伸。基础重资产行业的阵痛更深,其转型不在于继续做大,而应在于专注。
不同类型的企业转型需要不同的投资逻辑,第一,基础重资产行业的核心就是“减”,减的越多市场越欢迎,如钢铁、煤炭和有色,市场的机会取决于中央的决心和力度,及实施的效果。第二,中游重资产行业的核心是“减和升级”市场更希望看到在落后产能去化的同时具有产品升级的机会,在家电、化工和汽车产业中向高端市场的延伸仍然重要。第三,轻资产行业则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直接转型,研发、教育、文化、传媒、养老、医疗、健康、体育、环保等行业国内供给大大不足,给轻资产行业转型提供众多可选的方向,对于房地产和纺织服装这样的传统行业,转型的机会仍然很多。
国际经验显示,在转型期下行业内的企业分化也在加大。积极谋求转型的公司,尤其在去产能、并购重组和加大投研这三个方面速度布局的公司,在转型中盈利水平修复程度较快,转型效果较为显著。龙头企业在转型中占据优势,并且更倾向于并购重组方式来转型。
投资建议:布局转型最确定行业,政府推动的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市场推动的房地产和纺织服装行业,其他领域的转型投资机会也在增加。
风险提示:供给侧改革不及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