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五大重点任务中,去产能排在第一位,去产能的当务之急是处置“僵尸企业”。而A股中的“僵尸企业”到底有多少,我们以一定的量化指标来估算。
首先,我们用Caballero,Hoshi和Kashyap于2008年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来识别僵尸企业(我们称之为CHK方法)。CHK方法的思路是从银行是否给予企业以补贴角度来考虑,优质企业还款能力强,银行对其偏爱表现在给予最优惠利率,而僵尸企业则比较难以获得这种优惠。
以此为根据,通过计算企业能获得的最优惠利息,和企业实际享受的补贴水平,来寻找僵尸企业。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是一家正派企业,享受到的补贴水平应为零,如果企业经营不好,享受到的补贴水平应为负。
为了更适应A股上市公司,我们对此方法略作改动,通过短期借款、应付短期债券、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及债券发行中,超短期融资债券、一般短期融资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企业债利率,来计算企业能获得的最优惠利息,通过会计科目分别是应付利息和利息支出,来计算企业债务当期产生的利息。
通过该标准,我们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并得到的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占比,该比例与上市银行不良资产率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次,我们以改进后的CHK方法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二次筛选,从公司债务与总资产占比、贷款是否增加、以及息税前收益是否高于计算所得最低利润等条件来筛选僵尸企业。
然而,我们发现得到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我国依然处于扩张期,与CHK方法所测算的日本市场所在的经济情况不同。
此外,我们还从上市公司盈利角度,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僵尸企业。从盈利能力上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ROA低于当期贷款利率(我们选用了一年期贷款利率),则其资金收益不足以弥补资金成本,我们认为企业有成为是僵尸企业的可能。如果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负,那么他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从这两方面对上市公司年报(2015年为三季报)进行了梳理。